民國68年11月23日經過三位上將在台北南港聯勤202廠靶場試射後討論,繼續研發的2種型式68式步槍,一是槍管較長的68式狙擊槍(即「代用機槍」,也可加裝2.75倍瞄準鏡),另一則稱68乙式步槍。除槍管、節套、腳架和瓦斯缸管外,其餘零組件都是塑膠材質。兩者都採用透明塑膠彈匣。
68式步槍研製過程中流出的消息極少,外界只能捕風捉影。這張刊載於民國73年11月出版「風雲叢書—透視台灣防禦」的68式步槍線條圖。繪圖者顯然沒有見過實槍,而是憑聽聞將AUG步槍的板機護弓縮小,再加上套筒刺刀而已。
郝總司令親自帶槍交辦,陸軍總部立即於68年11月29日發文訓令步訓部於12月25日前完成戰術鑑定實驗,目的為測試兩種68式步槍是否達到戰術需求(並改進之前實驗原廠AUG步槍時發現之缺點);以及「將來能否取代步兵班之57甲式步槍,成為班用機槍。」
實驗方式依射擊習會規定進行:
1. 68式代用機槍與57甲式步槍比較。
a.兩種槍枝在距離目標200-500公尺內,每百公尺以2-3發及3-5發點放。
b. 距離600-800公尺,每百公尺以68式代用機槍加裝2.75倍瞄準鏡每百公尺以2-3發及3-5發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