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12)年初媒體報導,為配合後備軍人新制教召與義務役恢復一年役期,國防部「精進後備戰力」改革方案新編的5個甲種旅(新訓旅),最後一個249旅已在1月5日於苗栗頭份斗煥坪編成,平時負責新訓、戰時協助主戰部隊。
249旅當然是承續民國89年精實案裁編的機械化249師(代號龍虎部隊)的番號,隊徽也繼續採用249師的龍虎圖騰(軍聞社照片)。陸軍10幾年前起陸續恢復過去被裁編部隊的老番號,值得大家用力拍手稱讚 ! 只可惜各部隊許多珍貴的隊史文物早已不知去向。
先簡單說一下249旅沿革 :
陸軍步兵第249旅的前身,是抗戰後期「十萬青年十萬軍」編成的9個青年軍師之一,番號為「青年遠征軍第201師」,民國33年12月在四川璧山搭配「充編部隊」第94師編成,不過編練完成之前日本即已投降。抗戰勝利後,大部分的從軍青年選擇復員(35年6月3日第一期青年軍復員),留在軍中的則成為訓練「第二期青年軍」的班排幹部。同時配合政府裁軍,青年軍201師與203師於35年9月番號去掉「青年軍」併編為第203師,201師降編為203師第2旅;37年3月第2旅抽離203師改稱獨立第1旅,同年7月運至臺灣鳳山整訓,9月恢復201師番號,編入第80軍;38年8月201師調金門,10月24日古寧頭戰役201師為第一個接戰共軍的部隊,苦戰三日贏得勝利,獲頒「榮譽虎旗」。
201師班長手持司登式衝鋒槍,頭戴日式鋼盔,胸前彈袋裝著衝鋒槍彈匣與木柄手榴彈(國民革命軍青年軍軍史,國防部史政局(民90年版)。青年軍各師官兵對所屬部隊認同度與向心力極強烈,即使部隊改編番號也換過,仍然會自稱我是青年軍某某師。
201師帶著虎旗凱旋回台。(拍攝者:羅超群先生,紀念古寧頭大捷70周年影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