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多次回東莒,拍了許多照片,也陸續在網路上蒐集到一些老照片,但是新兵入伍的新竹埔頂營區,卻幾乎找不到相關的照片。
埔頂的617旅在77年6月左右,遷往新竹關西營區,原址移交給交通大學,隨著交大校園建設,沒有幾年就全部剷除,如今完全找不到一點痕跡。一直到最近,終於搜集到一些埔頂的老照片,雖然不是我在受訓的那段時間,也聊勝於無了。
民國44年7月1日,陸軍成立9個新兵訓練團,46年1月1日改編為9個新兵訓練中心,依序從關東橋的第一訓練中心,接下來埔頂、台中坪林、竹仔坑、光隆、嘉義、中坑、崎頂,到官田的第九訓練中心,這是最早的編制,之後有些中心的番號與駐地有改變。新訓中心在民國58年後與預備師合併,埔頂成為預六師17旅(下轄4、5、6營),民國65年下半年再改番號為206師617旅,但老一輩仍習慣稱為「二中心」。
埔頂也是有30年歷史的新訓中心,接訓人數不比別人少,操得也頗兇,奇怪就是知道的人不多,比起成功嶺、車籠埔、關東橋、衛武營,聽過埔頂的人還真不多。
這張617旅步六營旗照片來自於某拍賣網站(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移除),不是真的營旗,而是縮小版,是插在營長辦公桌上的擺飾。我是步六營兵器連(簡稱「六兵連」)1256梯次新兵戰士041。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民國69年3月12日天剛亮就醒了,一夜沒睡好。爸媽應該也醒了,在房間裡沒出來,他們對這個兒子私自決定休學去當兵,一直無法理解,也很痛心。但是木已成舟,只能接受。一個人默默的出門,沒有與爸媽道別。
集合地點在鎮公所,離家有一段路,時間還早,不坐車用走的。只帶了一個小旅行袋,裡面主要是一把刮鬍刀、信紙與一百個寫好收件人與地址的信封,身上大概只有幾百塊錢。入伍之後就是國家的人,衣食住行都給國家包了,什麼都不用自己帶,不是嗎?
後來才知道真的不是,要用自己、花自己的地方還真不少。
我是48年次,當時已是49年次的入伍年,所以在新店鎮1256梯次陸軍「二特及一般兵」常備兵入伍名冊中排第一。(一般兵徵調次序依照當初軍種抽籤的籤號順序,從年滿20歲的當年年初起,依該鄉鎮市分配到的每梯次入伍名額,依序發出徵集令。因在學或其他原因延期入伍者,延期原因消失後,優先列入最近之入伍梯次。)因為要回學校辦理延長休學,徵集令是我自己到鎮公所領的。上面寫的入營地點是新竹埔頂617旅,陌生的地名,有點意外。不是關東橋、車籠埔、成功嶺這些大家熟知的新訓中心。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如果依照時間序列,入伍新訓應該是最先該寫的,但是一直很猶豫。大家新訓中心的經歷都差不多,我也沒有什麼特殊,更沒有什麼可得意的,簡單說就是一個俗仔自以為聰明的摸魚日記而已。想了很久,還是寫了,主要的目的是趁還記得的時候,替自己留下些紀錄。不然這個以當兵為主題的部落格,獨獨缺了入伍新訓一段,也有點怪怪的。
入伍新兵訓練中心的206師617旅埔頂營區,正式名稱為日新營區(當年新竹市公車2路的終點站),早已走入歷史。大略的位置是在中山高速公路新竹交流道旁,如今的交通大學光復校區。民國97年1月重遊舊地,原來營區及教練場地,分別成為交大、清大的校區及新竹科學園區用地,地形地物完全改變,一點都認不出來。

在網路上亂逛,發現南部也有一個日新營區(照片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刻移除)。而且500障礙場還真像當年的埔頂,右邊的小路也與那時的清交小徑神似,所以就借用一下吧。
下面這張大約是民國75年照的,那是第一次回埔頂。營區當然進不去,只能在營區外的戰鬥教練場偷偷照,不敢照到操課中的新兵與教練場的設施,所以就成了這張沒有主題不知所云的相片。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