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政治課的簡稱。
我們這梯是一般兵,各種教育程度都有,星期四莒光日不看華視播的莒光日課程,而是上政治。政治當然有政治課本,封面依稀記得是「新兵戰士政治讀本」,大小約64開,正好放入草綠上衣口袋,一人一本、結訓交回。內容是很基礎的思想教育,以國小畢業程度編寫,文字簡單白話,似乎還有注音。
我那時用的政治課本不知何時編印的,但看來是民國60年代中期的版本,因為並沒有對當時已漸成氣候的「黨外」有所批判,更沒有之後的「三合一敵人」。
找不到當年的政治課本,卻意外在圖書館中發現這本「新兵甲級國語政治課本」,沒有註明出版年月,推測大約是民國45-48年間,也就是依梯次徵集役男入伍服義務役的初期。
那時有許多新兵不會聽說讀寫國語,要從注音符號教起。
40小時教學時間中,前25小時都是在教注音符號。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
以我這個體能不行、打靶近視眼,但是考過大學聯考,三民主義分數還不低的新兵來說,政治是我揚眉吐氣的時間。可是對連上不少弟兄來說,雖然是很淺白的文字,卻如有字天書,並不是文字有多難,而是根本不懂裡面在說什麼。
政治是教室課,比起出操、打野外、跑500,當然很受歡迎。但是政治課本要背,還要考試,也是結訓測驗的重要科目,輔導長盯得很緊。也因為內容簡單,所以歷來各新兵連的平均成績都不低。這就苦了一些識字不多,又看不懂課本內容的阿兵,考不到標準都得加強磨練。
這張拍攝於於民國55年底埔頂第二中心新兵政治課示範的照片,刊載於中國陸軍畫刊65期。距離我入伍的時間早了10幾年,不過去掉後面來看示範的長官,場景還相當類似,教室(中山室)也是餐廳,上課吃飯兩用。圖中新兵已繡上二兵臂章(那時繡在右手臂),我們是要到結訓出中心前才繡,新訓九週中都是只掛識別證。
歷次政治考試,我當然都是高分過關。結訓測驗前一天,複習考考了98分,心中很得意。當時與班長們已經混得很熟,有點沒大沒小,幾個班長看我小人得志的樣子,叫我過去問說:為什麼沒考100分?我嘻皮笑臉回答:才差兩分而已,有什麼關係。一個班長立刻翻臉,罰我伏地挺身,說:讓你知道差兩分有沒有關係!
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此後兩年當兵的日子,甚至到今天,都不忘「伴君如伴虎」。長官就是長官,跟你哈啦歸哈啦,一變臉你就屁都不是。
政治結訓測驗,我考了100分。連長說要放我榮譽假,盼了幾天,結果只是說說而已,空歡喜一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