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轍戰備道
車轍道是金馬各外島最大的特色之一,大約正好一輛兩噸半通行的寬度。當年東莒全島都是車轍道,我退伍前不久,部隊配合行政院孫運璿院長宣示推動的「十二大建設」,改善城鄉交通建設,將大坪村到懷古亭的車轍道加鋪水泥。
如今東莒主要道路都已是水泥路面,相較以前不但拓寬而且可以兩車對駛,路線也截彎取直。上圖是68據點前一小段當年的車轍道,因為新路線截彎取直,成為廢棄路段意外保留下來,但是今年回去時已找不到了。
這段車轍道更可惜,明明是在人跡罕至的119高地,留下幾十年來的原貌就好,硬是花大錢剷掉重建。
水泥庫房
位在70據點附近的水泥庫房,不稀奇,卻有我許多回憶。草越長越長,今年回去幾乎錯過,來回幾次才找到。這樣也好,沒人看到就沒人想去拆掉。
831
之前寫過 東莒的831 ,我那個年代大陸來台的資深老兵已經很少,東莒831已非常設,而是游修小組定期駐點,所以這棟營舍大多時間都是空置。據在我之後東莒服役的軍友說,這裡曾是福正營營部二級廠所在,後來當作經理庫房。
不過更早之前,東莒831也曾風光熱鬧過,不是在這裡,而是在大埔村。
馬祖日報民國47年5月12日報導:
「施工歷時一月於週前全部完工之東犬特約茶室,於日前開始營業,因該室環境優雅,設備較前完善,前往娛樂官兵連稱滿意。東犬特約茶室現址設大埔村,依山臨海,環境清新,二層樓房,極為寬敝,樓下為休息室,樓上接待室八間,窗明几淨,床塌整潔,加以接待週到,頗為官兵稱道。該室現行娛樂辦法,經地區指揮所召開會議決定輪迴制,在某單位流輪娛樂期間,管理及糾察之責悉由該部隊負責,其餘各單位官兵不得前往,故該室目前秩序極為良好。」
依「莒光鄉誌」所載,民國47年東莒主要駐軍為步兵51師的一個步兵營,並配屬榴砲營、反共救國軍一個大隊與空軍防砲營、連。
東莒英雄館
東莒英雄館大約興建於民國65年,當年是東莒訪客唯一的住宿選擇,比起簡陋的營房,這裡相當於五星級。除非風浪太大船班停航,英雄館平日沒有甚麼住客,主要是西莒師部連派到東莒福利站、電影院的阿兵哥宿舍,這些人是島上一等一的爽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