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68年11月23日經過三位上將在台北南港聯勤202廠靶場試射後討論,繼續研發的2種型式68式步槍,一是槍管較長的68式狙擊槍(即「代用機槍」,也可加裝2.75倍瞄準鏡),另一則稱68乙式步槍。除槍管、節套、腳架和瓦斯缸管外,其餘零組件都是塑膠材質。兩者都採用透明塑膠彈匣。

 

透視台灣防禦風雲叢書7311-六八式步槍-5.jpg

68式步槍研製過程中流出的消息極少,外界只能捕風捉影。這張刊載於民國73年11月出版「風雲叢書透視台灣防禦」的68式步槍線條圖。繪圖者顯然沒有見過實槍,而是憑聽聞將AUG步槍的板機護弓縮小,再加上套筒刺刀而已。

 

郝總司令親自帶槍交辦,陸軍總部立即於68年11月29日發文訓令步訓部於12月25日前完成戰術鑑定實驗,目的為測試兩種68式步槍是否達到戰術需求(並改進之前實驗原廠AUG步槍時發現之缺點);以及「將來能否取代步兵班之57甲式步槍,成為班用機槍。」

實驗方式依射擊習會規定進行:

1. 68式代用機槍與57甲式步槍比較。

  a.兩種槍枝在距離目標200-500公尺內,每百公尺以2-3發及3-5發點放。

  b. 距離600-800公尺,每百公尺以68式代用機槍加裝2.75倍瞄準鏡每百公尺以2-3發及3-5發點放。

  c. 鑑定68式代用機槍品質及耐用程度,以及瞄準鏡能否與槍枝配合精確命中目標;100公尺射彈分布應在5-7公分,500公尺應在直徑20公分之內;200-800公尺命中率應在76%以上。

2. 68乙式步槍與65式步槍比較。

  a. 兩種槍枝在距離目標200-500公尺內,每百公尺以單發及2-3發點放射擊。

  b. 鑑定68式步槍品質及耐用程度,以及彈匣、槍管之更換能否迅速方便;與65式步槍之精度與戰術性能(地形、地物與戰鬥動作)比較。

 

68年12月20至21日步訓部在高雄九曲堂和山靶場實施鑑定測試,初步結果認為68式設計結構與命中精度較佳,但表尺、照門、扳機等零件尚待繼續研究改進。

 

民國69年1月23日國防部令聯勤先試製500枝(代用機槍構型150枝,步槍構型350枝),交陸軍及陸戰隊測試,聯勤將樣槍小幅修改後(如改裝歐洲風格的環狀包覆準星座,槍身塑膠從咖啡色改為墨綠)於4月、5月分兩批交貨。試製總經費約新台幣2000萬元,但如能量產,每枝單價估計約較65式步槍低10%。

試製68式500枝分配表

 

代用機槍(長槍管)

 步槍(短槍管)

 合計

陸軍203師(步校教勤營)

88

207

295

陸軍空特部

10

20

30

陸軍兵工學校

2

0

2

海軍陸戰隊

50

123

178

小計

150

350

500

 

聯勤自行評估認為:

1. 68式較65式步槍短20公分,便於攜帶;全槍重心後移,後座力亦小,射擊時握持穩固。

2. 更換槍管容易,適合長時間射擊。

3. 槍背帶設計使持槍時槍口朝上,便於搜索時立刻轉換為腰射姿勢。

4. 結構簡單、保養容易,全槍僅142項零件,一、二級保養拆裝不需任何工具。

 

民國69年4月聯勤總司令王多年與三軍大學校長蔣緯國互換職務,同一時間聯勤也完成500枝試製槍,交由陸軍及陸戰隊試用。

 

國造68式步槍國家文化資料庫.jpg

這張來自國家文化資料庫中的照片,拍攝時間不詳,可能是民國68年底或69年初。槍架上最前方是68式初期樣槍,還是使用M16A1的準星,最後一枝是已經停產的57式步槍,中間10枝是正在量產65式步槍,似乎是刻意安排世代傳承的畫面。

 

陸軍經一年多的測試並彙整陸戰隊意見,於70年8月提交聯勤綜合改進意見15項,以及2項建議:

1. 凸形槍托不易貼腮瞄準。

2. 槍托太大太寬無法抵緊肩窩。

3. 扳機壓力太重。

4. 重心在後,射擊時槍托易脫離肩窩。

5. 保險(射擊變換桿)無法固定,碰震後易移位。

6. 夜間瞄準裝置亮度不足。

7. 槍管尾部(彈膛)在槍托內,散熱不良,導致提把燙手。

8. 更換彈匣不方便,常須兩手操作。

9. 槍機拉柄在左側,且彈簧過緊操作不便。

10. 射擊後退出之彈殼方向不一,容易傷及射手。

11. 槍托太大,刺槍時無法著力,超越障礙時亦不方便。

12. 槍托內無空間攜帶擦槍工具組。

13. 槍背帶位置居中不方便。

14. 射彈分布過大。

15. 射擊時出現槍機無法完全閉鎖狀況。

 

綜觀陸軍所列15項待改進缺點,其中過半是因68式步槍外型與傳統步槍迥異,而與原有準則或姿勢、動作相抵觸所造成的不適應。

 

而陸軍提出的2項建議為:

1. 射手射擊時臉部緊貼槍托,而槍管彈膛、機匣機械零組件均置於槍托內,如發生膛炸,射手頭臉將受極大傷害,因而產生心理壓力。建議再就射擊理論深入研究,並提供相關安全測試數據。

2. 本槍大量採用塑膠材質,其特性容易老化、脆化,建議對其耐衝擊性,以及長期暴露於自然環境氣候下之耐久性,再做進一步測試。

 

15項缺點都可以經由調整操作姿勢、設計或精進製造工藝來改進,但2項建議才是問題核心。

 

60砲軍史館68式1.jpg

60砲軍史館68式2.jpg

民國100年台北貴陽街的軍史館兵器特展中,曾展出一枝沒有提把的68式步槍,從較小且環狀包覆的準星座判斷,應該是當年500枝試製槍之一。(圖片來源 : 60砲的部落格http://a2928796.pixnet.net/blog/post/289484723)

 

陸軍對68式的疑慮,不僅僅只是對其突破傳統的機械設計與怪異造型不習慣、不適應。當時陸軍使用美造M16A1步槍已有10年經驗,對M16塑膠材質的槍托及護木容易脆裂十分困擾,而68式大量使用塑膠材料,可能發生故障甚至膛炸的機械構造,靠近射手緊密貼腮的塑膠槍托,雖然聯勤提出樣槍試射25000發無故障的數據,仍然無法說服陸軍。

68式步槍-4.jpg

68式步槍特殊外型,讓習慣傳統步槍的陸軍難以適應。如果真要採用,從持槍基本教練、戰鬥用槍姿勢以及刺槍術等等準則教範,通通都要重寫。

 

聯勤接到陸軍意見後,經過幾個月的改良測試,於12月回覆陸軍,其中大部分的問題都有解決方案或說明,部分因涉及模具修改,須等到大量生產時一併處理。

 

這其中在70年 11月27日,68式代用機槍又參與步訓部為改進57甲式步槍所進行的測試。共有改良57甲式、65式、68式及M16A1四種步槍(均裝有兩腳架)測試鑑定,結論及建議為:

1. 四種步槍均不合班用機槍戰術要求標準。

2. 「自動步槍」是步槍只能單發裝填射擊時代的產物,為適應未來戰場要求,步兵班應編制機槍。

3. 建議考慮採用比利時FN公司之Minimi 5.56公厘或MAG 7.62公厘機槍。

 

68式想以「代用機槍」借殼上市的希望至此破滅。

 

 

次(71)年2月1日,國防部參謀會報討論68式步槍後續事宜。參謀總長郝柏村裁示:

1. 68式步槍暫不考慮大量生產;原有65式步槍生產100000枝計畫繼續執行。

2. 68式步槍繼續研製改進,未來使用部隊以裝甲、空特為主。

3. 與奧地利史泰爾(STEYR)公司協議權利金與合作生產事宜,請聯勤審慎處理,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4. 試製500枝經費超出預算太多,聯勤應檢討改進。(研發、材料、人工約2000萬元,如加上為生產而增購的機械設備、模具樣板等,費用高達3693萬元。)

 

郝總長的第三項裁示,是68式能否繼續發展的關鍵。自從聯勤開始仿製AUG步槍以來,奧地利原廠就不斷以68式步槍設計侵犯其專利權,要求我方應有該公司合法授權,付給權利金或雙方合作生產;而聯勤以68式之設計、用料與AUG諸多不同為由否認侵權,雙方爭議一直未能解決。

 

71年4月初,聯勤提出「68式突擊步槍研改試造工作計畫」,依之前陸軍所提的戰術鑑定意見,預估以9個月的時間約904萬元經費,完成50枝68式步槍改良版。大部分經費花在重開模具及製造樣板,如僅計算單一槍枝製造成本,每枝為20244元(之前試製500枝時,平均單價為39914元),但如能大量生產,單價將低於65式步槍10%。

不過此時陸軍已向聯勤訂購100000枝65步槍,正陸續交貨換裝中;也決定以班用機槍取代57甲式自動步槍,對68式已無明顯需求。

更有甚者,因為會計制度變革,這904萬元要由陸軍出錢;而之前製造500枝試用槍總共3693萬元,也要陸軍買單,另編預算給聯勤歸墊。

陸軍意興闌珊,陸軍總部計畫署長將聯勤所提的生產計劃批示「暫存,待聯勤修改缺點後再議」。聯勤等了20幾天沒消息,又再發文催促,陸軍到6月初答覆聯勤,認為在重大關鍵問題(散熱不佳、塑膠材質壽限、退殼易傷射手等)未解決前,不宜再繼續投資,建議聯勤先就已有試作槍中,依所提改進方案先改良20-50枝後,再交陸軍鑑測評估。

7月初聯勤205廠評估,扣除改良槍托及托肩版必須重新開模的費用,仍須經費674萬元。8月初,聯勤正式函覆陸軍,提出全面修改904萬元,或是部分修改674萬元,各造50枝的兩個選項。

8月20日,陸軍給聯勤的公文依然堅持應先以現有試作槍改良,也不另外給錢,要等確認改良符合性能與戰術需求後,再來討論後續投資。聯勤無奈同意,但原來500枝試作槍都已交給陸軍與陸戰隊試用,205廠沒有可供修改的68式庫存,於是9月再向陸軍調撥20枝回廠修改,預訂改出10枝再改良型。

因為陸軍不肯給錢開模,所以這批再改良型68式步槍,是205廠用手工完成。目前查到的檔案中,沒有看到關於這20枝送回205廠再改良型68式步槍的下落,可能在完成修改後,由陸軍交由空特部高空突擊排試用。但陸軍早已無意於此,所以也沒有後續作為,直到民國70年代末期空特部呈准報廢。

國軍與國家民8012-高空排68式.jpg

民國8012月國防部出版的大型畫冊「國軍與國家」中,意外出現一張空特部高空突擊排手持68式步槍照片。這可能是唯一一張官方正式公開且流傳最廣的68式步槍照片。據「神龍20的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jc737747/twblog/106994194)格主所述,是在民國74-76間由高空排神龍訓代號神龍22-24號弟兄執行某計畫任務時所攝。(照片拍攝時間可能是民國75年6月的漢光三號演習,依此時間估算,所持的應是那20枝68式的最終改良型。)

 

500枝試製的68式步槍,在71年完成試用評估後,除兵工學校2枝留在該校外,絕大部分集中到步兵學校教勤營(203師派出),由203師庫存保管,送回聯勤再改良的20枝也從此撥出。

至於這批庫存68式步槍最後結局如何?還有待各路高手指教。

國軍武裝報告書-68式-2.jpg

民國8561日聯勤創制50週年,聯勤邀請軍事媒體參觀202兵工廠,在202廠的兵器館終於讓大家看到傳說中的國造68式突擊步槍。這枝68式是最後一版的再改良型,最明顯的就是槍托上多開了一個讓手掌握持的鏤空缺口。為什麼?當然是為了回應陸軍刺槍術的要求。(圖片來源 : 國軍武裝報告書(下),詹皓名撰,雲皓出版社,民87。)

 

一般認為68式步槍最後沒有量產,是因為台灣無法生產足夠強度的塑膠材質,不過從聯勤的資料上看,所需的兩種主要塑膠原料當時台灣的確無法生產,但都可從美國購得,沒有太大困難,製成品質也不遜於原廠。在國史館所收藏的台灣新聞報新聞照片檔案之中,位於高雄楠梓的退除役官兵輔導會"榮民塑膠廠",民國71年1月展示其軍工產品研發成果時,就曾展出該廠承造的68式步槍塑膠零組件。

國史館檔案六八式步槍榮民塑膠廠.jpg

這張珍貴的照片當年未曾公開發表,拍攝時間為民國71年1月初。依時間推算,試製的500枝68式步槍所用的塑膠槍身與零組件,應該就是榮民塑膠廠所產製。(圖片來源 : 國史館檔案。)

 

專利權爭議,則是另一個沒有量產的因素。雖然在那個年代,聯勤仿製外國軍品不稀奇,整個台灣甚至還有「海盜王國」的惡名,但是AUG原廠史泰爾(STEYR)公司窮追不捨,仍然是個大麻煩。

 

陸軍既然沒有需求,相關問題不急著要解決,68式就不了了之。

 

Steyr-AUG維基百科與國軍武裝報告書68式最終型.jpg

68式步槍再改良型與原廠AUG步槍的比較,真的很像,也難怪人家要告到底。(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與國軍武裝報告書 )

68式代用機槍-4全民國防教育學科中心-1.jpg

民國100年5月軍聞社所發的新聞照片,高雄聯勤205廠的參訪者手持68式步槍作瞄準狀。準星沒有照到,無法判斷是那種構型,但槍身塑膠材質是咖啡色,槍托後端也沒有鏤空開孔,推測是最早的9枝樣槍之一。

 

68式步槍的出現是個意外,沒有王多年將軍的加持與推銷,最多只是聯勤歷年曾研發幾十種大小槍械中的一個樣品;68式的出現也是個尷尬,205廠經過多年努力研製,好不容易才讓第一代國造小口徑突擊步槍(65式步槍)得到陸軍認可,拿到100000枝量產訂單,成為國軍制式步槍,自家人又半路殺出68式搶生意,客戶也是勉勉強強挑三揀四,最後只好算了。

68式步槍中廣新聞網.jpg

民國112年3月24日中廣新聞網網站刊出一張完整的國造68式步槍最終改良型照片。

arrow
arrow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