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1戰車大概是我這輩的軍友最熟悉的戰車了,從小看到大;M41也是國軍曾裝備過數量最多的一型戰車,民國47年起,經由軍援或軍購進入國軍服役的M41(含A0/A1/A2/A3各型)戰車有800多輛,先後服役超過50年。
M41因為數量多,除役後分散在各地展示的也多,湖口裝校路口兩邊就各擺了一輛。
數量多、服役時間長,歷年來M41的照片還真不少。民國50年11月中國陸軍畫刊封面。
M41戰車大概是我這輩的軍友最熟悉的戰車了,從小看到大;M41也是國軍曾裝備過數量最多的一型戰車,民國47年起,經由軍援或軍購進入國軍服役的M41(含A0/A1/A2/A3各型)戰車有800多輛,先後服役超過50年。
M41因為數量多,除役後分散在各地展示的也多,湖口裝校路口兩邊就各擺了一輛。
數量多、服役時間長,歷年來M41的照片還真不少。民國50年11月中國陸軍畫刊封面。
國造六四式與六五式戰車(本篇有許多資料承軍友坦克貓指教,謹此致謝)
裝校的戰車公園中有一輛標示「M64」的輕戰車,就是耳聞30年的「國造六四式戰車」。
很早(大概是我讀高中時)有過一個模糊記憶,報紙曾經刊載聯勤以M41戰車為基礎,改良製造出國造六四式戰車,但沒有相關後續報導與圖片。
國軍開放營區或是裝備展示,很久以前就有了。印象中看過資料記載,民國40年代,為了激勵民心士氣,就曾經在台北市某營區(好像是如今改建為中正紀念堂的林森南路裝甲兵營區),公開展示武器裝備。
今年回東莒,變化之大超乎想像,即使是10年前第一次回去時,感覺都沒有如此強烈,兩年不見,好像改變得比20年還多。其實心裡也知道,這是遲早的事,金馬外島這10幾年不斷有建設工程,東莒比較小比較遠,所以晚了幾年,也讓我得以抓住記憶中的影像。
民國71年1月底退伍離開東莒後,90年第一次回去,之後96、97、98、99年連續四年都一再重返東莒,有時當天來回,有時過夜;有自己回去,有帶兒子一起走,也有與同事、軍友尋幽探密。
爸爸說:「你們都是溫室裡的花朵。」
媽媽說:「我這輩子,除了沒有關過監牢,甚麼苦都吃過。」
年輕時羨慕爸媽生長在那樣的大時代,有機會成大功立大業,最少也能經歷過那番風雨,不枉此生。長大後才漸漸體會,哪有甚麼英雄浪漫,身在其中背負多少無奈,只是亂世中掙扎求生而已,僥倖未死,還要面對困頓貧乏的生活與惶惴不安的明天。然而爸媽給我們子女的,卻遠遠超過他們所能給的。
爸媽民國43年結婚照
小時候問爸爸:「以前打仗有沒有得過勳章?」爸爸笑說:「沒有,連那枚『抗戰勝利紀念章』都不知何時弄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