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8月間,本營負責構工的炮陣地終於完工。前後歷時一年多,全營投入施工,吃完早餐就整隊上工,各據點只留1名衛兵包哨,莒光日下午照常開工,所有戰備訓練都暫停(但是課表照排、督課紀錄照寫,其實只有早晨的5000公尺有在跑),遇到五項戰技測驗前,停工幾天臨時抱佛腳。天天弄得灰頭土臉,疲憊不堪,晚上的衛哨仍要輪值,據點人原來就少,沒有人能睡通宵,不分老菜至少1班衛哨,士氣低落渙散,不只是阿兵哥,營長及各連連長都可以看得出來十分消沉。感覺上只要一聲「解散」,部隊就會垮掉。其實只要一台怪手,配合人工,三個月之內就可以完工的工程,用了一個加強步兵營的兵力、一年多的時間,一鍬一鏟的挖開,一鍬一鏟的灌漿,再一鍬一鏟的回填,步兵果然雙手萬能。
終於完工了,還沒喘口氣,行政院孫院長宣布在十大建設完成後,緊接著進行「十二項建設」,其中一項為「地方基層建設」。東莒要進行基層建設,當然要靠阿兵,於是我們又開工了。
這條通往大坪村的路(2007年7月攝),就是「地方基層建設」項目,其中有一小段路面是我參與施工。不過現在看到的,是後來又再拓寬整平的。
畫面左邊是當年的舊路面,右邊是新修的路面。更早之前是車轍道,又稱汽車軌道。
之前因為構工,原本一年一次的基地訓練一再延期,所以本營已經兩年多沒下基地,上一次下基地,還是在移防馬祖前的台東。在基層建設施工的同時,我們下基地了。
「基地訓練」相對於日常的「駐地訓練」,顧名思義應該集中至某一場地、設施較完善的營區,排除其他雜務,全營專心從單兵伍班排,到營、連戰術,完整的好好訓他一遍。但是就算在台灣,都難得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況,更別說在東莒了。我們在原有的駐地、原有的勤務及每天構工中,進行所謂基地訓練。
因為長期構工,荒廢訓練,基地前的「普測」成績慘不忍賭,全賴長官們陪著測驗官吃吃喝喝,亂攀學長學弟關係,偷改成績才勉強及格。
就在此時,營長、副營長、作戰官及營部連連長,分別因為考取陸軍指參學院或其他原因,陸續調職。兩年多沒下基地,不但有基地經驗的義務役官士兵退光,現在有經驗的營、連指揮官也少了大半。
新來的營長,是從步校大隊長一職調來的,金門人,陸官專修班畢業,因為成績優異,留任步校,從少尉區隊長到中校大隊長,10幾年間,全在步校。所帶的班隊,永遠是步校最操、最累、最常拿第一名的單位。步校長官愛才,放他到野戰部隊歷練,將來才好更上一層樓。
謝營長為人正派、一絲不苟,不亂整、不亂搞,嚴格而公平,是我服役期間最為敬佩(甚至是唯一敬佩)的志願役軍人。
內行的軍友,看到這裡,應該可以想像到謝營長到了本營所面臨的困境。
首先,高中畢業受訓一年就任少尉的專修班軍官,通常在4-6年服役期滿後即退伍,留營的極少。留下來的,也因為不是陸官正期,發展有限,甚至受到排擠。謝營長是專修班出身軍官異數中的異數。
其次,步校與野戰部隊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在步校受肯定讚賞的,在部隊往往被否定,甚至挨罵。營長從軍10幾年,在步校已經成精,卻不曾待過野戰部隊,雖然到部後,早有心理準備,低調且認真,仍不免被釘滿頭包。
簡單的說,空降本師的謝營長,不但舉目無親,而且孤立無援。
更糟糕的是,本營正在下基地,而營長從無下基地的經驗。
為了訓練行軍腳力,本營包下整個月的夜行軍,五個連輪流走。輕裝師步兵營原本就沒有編制車輛,只有配屬營長一部小車,所以大家都得用走的。東莒很小,行軍就是不斷的環島繞圈圈,我的體能戰技不太行,但是從小愛走路,所以行軍對我來說,累是累,還不至於吃不消,最後一圈時,還可以幫別人。
老實說,除了行軍,還真不知道下基地訓練些什麼?部隊還是施工舖馬路、海防衛哨與各種雜務也照常。加上將近一年來撥補的新進官兵,都忙於施工,沒有好好訓練,各連只能急就章般惡補一番,準備迎接營測驗。
當時營部陣容如下:
中校營長,沒有下過基地,努力研讀一本不知何處借來的手抄本「營測驗秘笈」。
少校副營長,不管事。
少校營輔導長,政戰正期,因為原來10年的役期,突然被國防部延長為15年,心情惡劣中。
少校作戰官,陸官正期,混得最兇,但是各方關係良好。
參一少尉人事官,31期一梯預官,剛報到職前訓練中,所以不參加測驗,由兩名上兵文書撐著。(其中之一是我)
參二沒有情報官,臨時從步兵連調來一個預官排長代理,旗下有情報業務兵一名。
參三沒有訓練官,下士作戰士及業務兵各一名。
參四後勤官,步科少尉預官一名充任,業務兵三、四人。
在我退伍前40天左右,營測驗開始。雖然是屆退,也不敢擺老,連上多的是比我資深的三年兵,當時連上也沒有老鳥擺爛的壞風氣,退伍前三天才能下勤務、清洗裝備。另一方面,其實有一點高興,總算在退伍前,能夠參加一次像樣的演習,不然在外島20個月的回憶,只有搬不完的鋼筋水泥,以及搞不完的虛偽造假業務。不過這種高興似乎有點狀況外。
營測驗開始。第一個節目是閱兵(還好沒踢正步)及戰備檢查,全營在東莒國小操場全副武裝一字排開,還真有點氣勢。戰備檢查後,就應該編成行軍序列出發殺敵,但是我們回到連上,脫下閱兵「龍的」草綠服,換上出操「布的」草綠服,休息、吃飯,等到黃昏時,各連再到出發點集合,開始行軍。出發點就是終點,總共要走7圈。一路上,不知道長官們忙什麼,小兵只是跟著走,身上披掛的裝備真不少,深深覺得國軍的個人裝備真是不符人體工學與作戰需要。走了整夜,直到天亮最後一圈休息時,參一的戲碼來了。
2007年的東莒國小操場,當年營測驗閱兵與戰備檢查的地點。
回頭補述一下,之前基地訓練期間,也沒人說參一該準備什麼,各連文書問我,只好翻出以前師父留下的檔案,猜想一些可能會用到的表冊,讓大家照著做。當我知道新來的人事官因為職前訓練,無法參加營測驗時,有如晴天霹靂。參一在營測驗期間要做什麼,一點概念都沒有,問人也問不出所以然。據說要參加作戰會議,報告兵力狀況,這個還簡單;重頭戲是人事官是「宿營隊」領隊,在部隊到達預定宿營地點前,帶領各連副連長及先遣人員,到達宿營地,分配各連宿營位置及完成各項宿營準備。但是實際要做什麼?怎麼做?沒人知道。
最後一圈休息時,各連宿營先遣人員集合,因為有些連沒有副連長,所以由排長甚至班長代替。而我,宿營隊隊長(編制應為上尉人事官,我只是上兵文書),領著一堆中尉、少尉和士官出發,那種場面,想想真是荒謬。
出發不久,到達一個高地,往下看,發現尖兵連已經前進到對面山腳下,領先我們最少半小時的腳程,這種距離,我們是一定無法超前抵達宿營地。一個班長建議翻山頭走捷徑,因為行軍路線是繞圈走,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是直線。我徵求軍官們的意見,他們顯然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想擔起下決定的責任,我只好不管可能被裁判官發現的危險,領著人抄捷徑。
小跑步的衝下山頭,遇到尖兵排,排長看到我們大吃一驚,以為本隊趕上來了。我喊著「宿營隊」、「宿營隊」匆匆超過去,總算在終點前幾百公尺的地方,趕上了在最前面的搜索排,一起到達宿營地。
一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做對沒有?為什麼宿營隊要趕在最前面?如果真有敵情,不是全都掛了。
氣喘吁吁的趕到了,要做什麼呢?大家圍著我,搜索排也來看熱鬧,負責考評搜索排的裁判官站在旁邊,我看著他,流露出盼望指點迷津的眼神,不過他顯然只想看我怎樣演戲,完全沒有幫忙的意思。
沒辦法,只好攤開地圖,硬著頭皮裝模作樣的比畫一番:搜索排佔領高地警戒、營部連在這、兵器連在那、第一連….。胡亂說了一堆,也不知道對不對。
很快的,尖兵連到了,本隊也到了,沒有人理會我的分配,各連連長似乎胸有成竹的各自帶開部隊休息。其實宿營地就在第三連連部旁的小樹林,原來就是本營的防區,大家都熟得很。
部隊都在休息,沒有紮營的動作。原來長官已經與裁判官喬好,說是大家辛苦了,裁判官同意讓大家回各自營房、據點過夜,養足精神,準備明天拂曉的營攻擊課目。於是大家開心的回到自己的床上,好好睡了一覺。長官們則不得休息,不是在為拂曉攻擊作準備,而是在村中餐館陪著裁判官們吃喝。
第二天半夜起床著裝,各連到達指定位置。營長帶著步兵連在前方攻擊前進,我們營部組由副營長領頭,在831後方的山頭開設營指揮所,營部連則沿著山坡待命,完全不知道也看不見前方在做什麼。忽然不知何人下達毒氣狀況,我摘下400度的眼鏡,戴上防毒面具,面具的鏡片立刻起霧,加上12月的清晨6點,天還是黑的,根本就成了睜眼瞎子,偏偏此時副營長要我到山腳傳話給營部連。馬祖的各島的地形,去過的軍友都知道,十分陡峭,即使是自己熟悉的營區,一不小心都會摔跤,何況我沒戴眼鏡、面具起霧、天色漆黑,身上還有一堆礙事的裝備,走在陌生的陡坡。如瞎子般手腳並用爬了10幾公尺,心想一定會出事,心一橫,不管毒氣狀況,脫下防毒面具,戴上眼鏡往下走,下坡時沿路的營部連弟兄,看到我從指揮所下來沒戴面具,問說:狀況解除了?我不敢回答,咕噥幾聲,他們以為我說是,紛紛脫下面具。命令傳達完,走回山頂,指揮所的人看到我從山下上來,沒戴面具,也問:狀況解除了?我不敢吭聲,於是他們也脫下面具。大家都脫了面具,裁判官也沒講話,毒氣狀況不了了之。
營測驗結束,成績想必不理想,謠傳若不及格要重測。不過沒我的事,1月底後我退伍回台灣了,可恨的是,3月中部隊就移防回花蓮。至於營測驗成績,據說低空掠過、勉強及格,我猜可能是移防在即,真要重測也麻煩,所以就讓我們過了。
---------------------------------------------------------------------
105年3月23日補充:
承蒙軍友天A064744長官的指教,30多年後終於知道營參一在基地訓練與營測驗中要做甚麼,感恩啊!!!
營參一在下基地與營測驗時要做甚麼--天A064744 2016/3/23
首先要把人事十大勤務先列出來再一一說明。
營級人事業務有十大要項:
1.兵力現況與人員素質分析
2.兵員損耗預判補充
3法紀維護(憲兵派遣與散兵查緝)
4特種人員管理
5.軍墓勤務
6人事程序(遷調與升遷)
7人事勤務(勛獎與考績)
8.聘僱人員管理
9.內部管理
10.其他相關要項
進入基地訓練,營參一第一要務就是人員核對,以及兵力的申請與補充。要早在營測驗前,就要完成兵力調查與兵員申請。
首先要確立一個觀念,營是最小的戰術單位,也就是說營具有獨立戰鬥能力。
通常營測驗必須有70%兵力參加測驗,營參一必須提早做好兵力預判與兵員申請,不能等師部參三科年度訓練流路開出來才準備,不然來不及,必須提前半年或在前一年度就開始準備。這是營參一要向師部參一科申請兵員補充的依據,也是準備參加營測驗的首要工作。
營測驗前三過月,要將各連參加營測驗人數確定,也就是營測驗前三個月要完成兵力補充。至於兵員如何分配到各連,那是營長的權責,參一要向營長提出建議。
其次是軍、士官送訓與派代。營測驗通常要把士官缺補滿,要提前預估送訓士官隊的人數,或是申請校訓士官。如需「以兵代士」由營部核定後發布;「以士代官」則要報請師部核定發布。軍官需求或調派要報建議到師部,由師部核定。
奉准免測的人數最多30%,包括待退人員、住院或傷病、受訓人員、支援師部以上單位人員。外派支援可以免測的人員,必須拿到師部的支援命令,官士兵都一樣。可以有多少支援免測人員有一定比例,而且一定要是師部參一科發布的支援令,其他各科組都不管用。
另外還要造一份戰時五級代理人名冊,營級、連級、排級都要造冊。
所以營測驗前營參一是很忙的,要一直追人。兵力未達標準就不能進基地,兵力不夠就不准參加營測驗。
這些都是營參一在基地前準備與基地中要做的事情。
基地訓練期末大考的營測驗期間,營參一的位置在主指揮所。
每次戰鬥結束,都要進行兵力耗損統計與兵力撥補申請。每個戰術階段都有兵員損耗,要向師部提出兵力補充申請。補充基準有個兵力損耗判定表,兵員補充與兵員接領都由營參一對師部補充兵連作業。補充兵連設於支指部或支援營,通常排長會在師部參一科上班。但我對於外島的兵員撥補存疑,戰時人員撥補是靠動員,可是動員人力前運並不是每天都有,如何能滿足每次作戰需求?
人員損耗的軍墓勤務也是營參一工作,登記造冊後,配合各類補給品前運的回程空車,將陣亡遺體送至師部軍墓收集站,並由防衛部或軍團派出的軍墓作業組負責火化或土葬。
宿營地開設屬於人事十大勤務之一的「內部管理」業務。
「設營隊」通常是由作戰命令下達宿營命令後派出,由副營長、人事官與各連參一編成。宿營命令基本上由三個步兵連成環狀配製,營部與兵器連在中央,各連都有地境線。各連設營隊會先行到達指定設營地區,完成偵察與搜索後,做好交通指引與相關設施,如營、連指揮所的開設等,待部隊到達後引導部隊進入宿營區。
進入集結地區後,營部連通信排要完成集結地區有線電話架設,營指揮所對連級要能通話,嚴謹的營首席裁判官會對各連裁判官逐一通話驗證。
除此還要在集結地區完成用餐,這就考驗營部連食勤組,有時裁判官下毒氣狀況,那伙房就得帶防毒面具煮飯菜打便當了。伙房也是開設野戰走到哪裡找得有水源地進出方便之處。
另外營參一還要畫出軍紀查緝線,軍紀查緝線通常與攻擊與防禦正面平行,如果有師部憲兵則由師部憲兵負責,若無則由營部組編成軍紀維護隊巡邏執行。
營測驗期間只有在完成戰備檢查進入集結地區有用到設營隊,到下達行軍命令後,幾乎就沒有用到。行軍出發就是一連串的狀況處置。村落搜索、難民處置、橋樑破壞、敵機臨空、毒氣、伏擊、砲擊等。
原來營參一這麼忙! 我真的混太兇了。
天A長官所說的下基地與營測驗期間參一要做的事,真慚愧,我99%不知道也沒做。唯一做過的只有「製作戰時五級代理人名冊。營級、連級、排級都要造冊。」
來一張莒光指揮部西莒某步兵營營測驗開始時,在西莒田沃集合場戰備檢查的照片,時間不確定,推測是在民國87-90年間。(圖片來源:歲月的容顏--馬祖映像,馬祖風管處,民90年12月)
天A長官說:"我對於外島的兵員撥補存疑,戰時人員撥補是靠動員,可是動員人力前運並不是每天都有,如何能滿足每次作戰需求。"
之前看過資料,823砲戰前金馬戰雲密布,考量戰爭爆發兵員補充不易,那時外島步兵師的兵力撥補目標是105%。 這點我當年倒是誤打誤撞的做到了,因為各步兵連要先連測驗,所以經營長同意,連續幾梯的新兵,幾乎都被我分到步兵連,三個步兵連編現比一度全都超過100%,甚至接近110%。那幾梯的新兵大概都恨死我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