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些網友提到政戰士,勾起一些回憶。以下就我所知的一些早期的情形,提供大家參考,也請大家指正。由於個人見識有限,民國73年以後的情形,還請大家指教。

       國軍自黃埔建軍起,即仿效蘇聯紅軍,設立政工制度,當時是「黨軍」,因此稱為「黨代表」,連以上各級單位都有設置。北伐前,改稱「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國軍並非「國民黨軍」的簡稱,大家不要被對岸的說法誤導了),連、營的黨代表改稱「政治指導員」或「政工指導員」,簡稱「指導員」。這個職稱一直沿用到民國50年代,才改為現在的「政戰輔導長」;同時,「政治工作」也改稱「政治作戰」。

    抗戰勝利後,曾進行「軍隊國家化」,因此廢除政工制度,政黨退出軍隊。但在國共戰爭全面開打後,又再陸續恢復。

       國軍撤退來台,檢討大陸失敗原因,認為其中原因之一,即是認為廢除政工,造成軍隊失去中心思想,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而共軍以意識形態建軍,以黨領軍,黨委地位甚至高過同級部隊長。國軍因此全面恢復並加強政工制度,進而於民國40年成立「政治工作幹部學校」(簡稱「政工幹校」),民國59年改稱政治作戰學校,專門培養政戰幹部,該校第一期學生在畢業分發部隊後,多人在突擊東山島之役殉國,因此校園中有以殉國學生命名的○○路。

        除了建立政工幹部的培育系統外,連、營設輔導長;團、旅設主任、處長;師、軍、軍團、總部設主任,各軍種之上還有幾乎與總參謀部平行的總政治作戰部(蔣經國曾長期擔任總政戰部主任,可見政戰之地位)。政戰業務也比照軍事參謀業務,分為政一至政六(組織、政訓、監察、保防、民事、宣傳),但師以下併為為政一到政四。

 

        背景交代如上,以下言歸正傳。(本文所指的「政戰士」,是指有正式士官編制的「政治作戰士」,而非因承辦政戰業務而被泛稱政戰士的業務兵。)

        政工制度恢復後,連的指導員之下,設2名少尉編階的「政工幹事」,1人管政教,1人管康樂,協助指導員處理政戰業務,民國50年左右政工幹事減為1人。民國60年代初期,又因基層軍官不足等原因,「政工幹事」的編制取消。但是基層連隊政戰業務繁重,非輔導長所能獨力承擔,於是又在編制100人以上的連級單位增加「政戰士」。

        民國64年開始有大專學歷的義務役被選為「政戰士」(第一期政戰士為民國64年8月31日入伍)。此時並非一年一期,第二期是兩年後的66年8月底入伍,第三期則是68年8月26日入伍,9月22日結訓。通常是沒考上預官,但是分數不低,經原就讀學校教官挑選、推薦,且一定要是國民黨員的大專役男。政戰士直接在受訓單位報到入伍,如忠愛莊、政戰學校、第一士校(代訓)等報到入伍,受訓四週,其間除少數單兵徒手基本教練外,絕大多數為政戰業務的教室課,除了晨間跑步,幾乎沒有體能戰技,連槍都沒摸過。結訓後,直接掛階(第一期為政戰下士)分發部隊。

(補充說明 :

1.據網友地人提供,政戰士第二期66年8月底入伍直接到政工幹校報到,結訓後授階中士第一年領下士餉1200元,67年7月起新會計年度才領義務役中士餉1700元,不必服任何公差勤務,只處理輔導長交付業務,一週須上4節戰鬥課程。 

2.據網友康貝特、股海扁舟、sigunson等三位提供資料,第13期起,政戰士也要先進新訓中心,或是經過新訓中心的選兵,才至政戰學校受專業訓。)

     總政治作戰部曾有規定,連隊政戰士專門協助輔導長辦理政戰業務,除早、晚點名及三餐外,不必隨部隊操課、構工,不服衛哨勤務,還要專設辦公桌椅等。事實上,因為基層單位的幹部缺員以及減少連隊中的抵制與對立,很少有政戰士真的能夠只辦政戰業務。一般說來,最普遍的是輪值安全士官,也有兼任班長帶班兵,甚至接值星的,許多單位也要求政戰士與部隊一起操課;遇到測驗、考評時,同樣入列受測。

        這樣的受訓、掛階及工作規定,自然使得政戰士成為連隊中的特殊份子。尤其在講究體能戰技與領導統御能力的步、裝、砲等戰鬥兵科基層單位,其他的義務役士官,幾乎都是士官隊或校訓三個月,被狠狠操出來的,平平都是掛下士,政戰士的處境可想而知,如果沒有輔導長支持,政戰士的話也沒甚麼人聽,業務推動也受到抵制。於是從第二期政戰士結訓後,改為直接「敘任」中士,在部隊中硬是比其他義務役士官高上一級(但因無領導加給,薪水反而比佔領導職缺的義務役下士少)。也由此可見當時政戰系統的權威。

 

    民國73年,權傾一時的總政戰部主任王昇上將,突被調任聯訓部主任的閑缺,隨即外派擔任駐巴拉圭大使長達八年。政戰系統大受打擊,在部隊中的權威逐漸下滑。此後基層連隊的政戰士如何,還望網友賜教。

---------------------------------

105年11月2日補充: 民國72年9月開始的「陸精四號」改編案中,原來將步兵師步兵營各連的「政治作戰士」共440員列為「戰時編制」,形同裁撤。在政戰系統力爭之下,73年4月改以調整兵器連106砲班士官1人、步兵連60砲組士官1人列為「戰時編制」,保留步兵營各連政戰士。

---------------------------------

 

   **特別感謝Freud旁觀者及康貝特、股海扁舟、sigunsonJames、andy、地人等幾位政戰士提供資料補正,請參閱以下各篇回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猛沃營參一 的頭像
    猛沃營參一

    猛沃營參一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