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42長官留言,問了我幾個參一業務的問題,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幾個問題都是大題目,一時之間還真不知從何回答。因為軍官人事的權責在師部,我只有營級參一的經驗,軍官人事接觸有限,而且將近30年前的事,還得努力的回想、拼湊。


 


    以下是42砲長官的原文,為了方便說明,阿拉伯數字的分項是我加的。


1.      我們那時候部隊裡幾乎沒有在使用電腦,一般的人令異動等還是人工作業,


2.      42砲分發馬祖擎天,到南竿先分配單位時,是誰決定將42砲擺在那個營的?是早在42砲踏上馬祖前長官們先比對各單位缺員?還是其他方式?


3.      我們原來應該一起報到的本營的某步科預官就直接被"安排"到師部參一科,美其名為借調,但從此不見彈...這算"內定"?


4.      再就是義務役菜官有沒有所謂記滿三大過勒令退伍的事?


5.      還有一直聽學長提到,若在部隊裡留下被記過的紀錄,將來退伍後出國會有問題...應該也是道聽途說的吧


     回答的內容,大多是我的記憶,絕非官方正式或正確答案。網路上幹過參一的弟兄不少,請多多指正、補充。


1.      我們那時候部隊裡幾乎沒有在使用電腦,一般的人令異動等還是人工作業,


42砲長官是33期二梯預官,民國72年至74年服役,那時正是台灣仿冒蘋果二號的全盛期,然而電腦中文化還在非常原始的階段,因此部隊應該沒有使用電腦(此處指個人電腦)。


但是陸軍人事作業電腦化,自民國67年就開始了。不過當時的電腦系統設計觀念與軟硬體技術,與今日相比,算是遠古蠻荒時代,所以今天我們視為當然的個人電腦、網際網路、視窗圖形介面等,完全不存在於當時。


那年頭還是「大主機」時代,電腦是十分珍貴與神祕的,中央處理單元及周邊設備加起來有半個籃球場大小,處理的速度與能力大概只與今天的掌上型工程計算機相當,放在總部人事署某個全天候空調的秘密基地,我當然沒見過。


那時我們所謂的「線上作業」(後來稱為線傳作業),但是完全是手工,毫無「線上」可言。連、營、師等各級參一,依照各自分工,將每一官士兵的進、晉、調、退、獎懲等各種異動,化為一串數字與字母代號,填入固定表格中,送師部彙整,再定期轉送總部人事署輸入電腦主檔。講究的是每一筆資料要絕對正確,每一字母、數字要以細字黑簽字筆用工程製圖字體,工整填入小小的格子中,且不能塗改。請參考下圖。


     


     網路上找到的PA2表(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移除),格式與我用的略有不同。這張表只是線上作業所用的幾張格式之一,字雖然不錯,但不夠工整,我那時被要求的是工程製圖那種方方的字體。右下角印製時間是70年12月,等到下發部隊,我應該已經退伍了。


 


因為陸軍有幾十萬人,從總部到連級的各級單位大概也有近萬個,如此繁雜的電腦化非短期能完成。所以一直到我民國71年初退伍時,都還是「平行作業」的階段,就是原有的人工作業與電腦線傳作業同時存在,各做一遍,而且是以手寫、刻鋼板油印的人工作業為準,線傳作業只是讓各級參一熟悉與練習,與實際業務沒有關係。


 


2.      42砲分發馬祖擎天,到南竿先分配單位時,是誰決定將42砲擺在那個營的?是早在42砲踏上馬祖前長官們先比對各單位缺員?還是其他方式?


這個問題要從頭說起,國防部每年會訂有兵力獲得目標(這不是機密,詳細數字就印在行政院新聞局每年公開出版的「中華民國年鑑」中),依照這些相關的數字,來決定每年要徵召或考選多少義務役、志願役的官、士、兵。


各軍種總部則要規劃所屬各單位所需的各類兵科專長的官、士、兵人數,以及新訓中心、學校班隊的訓練能量、時程,並依照各級部隊參一陳報的人力退、補人數與時間,來決定何時進訓、何時分發、分發單位、分發人數及兵科專長。


42砲長官是大專考選預官為例,國防部先依各軍種往後兩年的少尉軍官需求總數,扣除其他獲得來源後,決定當年預官錄取的各官科人數。預官放榜後,再依各軍種、各兵科軍官退、缺的時間及預官選擇的梯次,來決定兩梯次的預官入伍的人數與兵科分配。


6週的基礎教育後,依照錄取的官科,分別至各兵科學校進行13-16週的軍官養成教育。以42砲長官例子,步兵科當然是到步校,一到步校立刻進行分隊抽籤,以決定是進入步兵中隊,或是兵器中隊(42砲、81砲、106砲),每種籤的人數,是依4個月後結訓時,各部隊所需不同專長的人數而定。換句話說,結訓抽籤時的本島、外島,或是哪個師有幾隻籤,此時已經底定,即使有變動也是極少數(如有人考上三民主義教育巡迴教官,或是被退訓、傷亡等)。


預官結訓前抽籤,決定下部隊的單位後,步校立刻造名冊陳送總部轉知各單位。總部的公文到了師部,師部同樣依據所屬各單位的軍官退、缺與專長需求情形,分配該梯次預官到各連。這中間通常是隨機,或是依名冊順序排列,除非事先有人特別關照,或是長官有特別考量,就只能看各人造化。


在預官放完結訓假,到各部隊報到時,各部隊已經完成分配,並發出派令,所以新進預官一報到,就會被各營參一領回。當然也有例外,尤其是外島受風浪影響停航,造成總部的公文與預官同時到部,那就是參一的災難了。


個人實務經驗中,也曾遇過例外。一位掛通信的預官,被分發到本營營部連通信排。當這位預官在西莒碼頭上岸時,得知被分到步兵營,立刻提出抗議,表示他是在砲校而非通校受訓,是砲兵通訊的專長,不應被分到步兵。但是派令已發,這位預官仍只能先到本營,之後再另發人令改派砲兵營。


 


3.      我們原來應該一起報到的本營的某步科預官就直接被"安排"到師部參一科,美其名為借調,但從此不見彈...這算"內定"?


是「內定」嗎?不是,這是「調用支援」。但要在人未報到前,就已完成相關作業,需要人、事、時、地的完美結合。


這就是江湖上傳說的「找關係」。相信大家都聽過、見過某人因「有關係」,所以當兵時如何如何。


關係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有夠力與不夠力。所謂不怕官,只怕管,找的「關係」不在官階大小,而在是否位置恰當,足以使力。以42砲長官所提的例子來說,能夠達到如此完美境界,不但是來拜託的人面子夠大、關係夠近、身分夠關鍵,受託幫忙的也是正好位居使得上力的位置。個人推測,這位預官直接找到與師長的「關係」,而且是很近、很關鍵的關係。


4.      再就是義務役菜官有沒有所謂記滿三大過勒令退伍的事?


依據陸海空軍軍官士官任官條例( 民690629發布)第15條規定,軍官、士官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免官:一、因罪處刑並受有褫奪公權之宣告者。二、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因此軍官不會因記滿三大過而免官。


至於義務役軍官,除了在訓練期間,因受訓成績不合格退訓,改服常備兵役外,沒有勒令退伍,也就是說兩年的義務役期是跑不掉的。


而志願役軍官會不會因記滿三大過而勒令退伍?會。依照軍官士官服役條例的規定,「經考核不適服現役或久停未晉者,予以退伍」(如果任官不滿2年,還要轉服常備兵役)。


5.      還有一直聽學長提到,若在部隊裡留下被記過的紀錄,將來退伍後出國會有問題...應該也是道聽途說的吧


最近中國時報正好有一篇文章,也提到這個說法(中國時報,97/10/1 ,王駿:《我見我思》少尉輔導長蕭萬長),大意如下:當今副總統蕭萬長服役時為預官少尉輔導長(依他的年齡,職稱應是「指導員」),連上有5個「老兵油子」是頭痛人物,蕭指導員「擺低姿態,講好話,與5人搞好關係,希望5人能夠好好在部隊裡待著。他對五大漢說,他是個讀書人,當完兵之後,要考留學出國,希望5人配合配合,幫他忙,不要出亂子,讓他順利退伍,順利出國留學


這個說法早在我當兵前就聽過,服役時也聽長官說過,但是並沒有看過文字上的記錄。但個人猜想應該是有此事,因為民國4050年代台灣的大學生畢業後,國內的出路有限,許多人都以出國留學為目標。那是戒嚴時期,出國非常不容易,出國留學除了要考過教育部的公費或自費留學考試,取得外國學校入學許可與入境簽證,也辦了護照之外,最後的關卡是要拿到「警備總部入出境管理局(今日的內政部移民署)」的入出境許可證。既然是警總在管,所以有不良記錄(犯罪前科、不當行為與言論、不良紀錄)者,一般是拿不到的。


「預官記過就不能出國」的傳聞,為何只限「預官」?因為民國56(?)年以前,所有大專畢業男生不用考,入伍服役都是預官。


綜合以上兩個原因,個人認為,即使民國60年代以後,台灣逐漸開放,出境管制慢慢放寬;而大專畢業生當兵的數量也遠多於當預官的,但是在謠指部的持續運作,以及部隊長官用來恐嚇預官乖乖聽話的功能之下,這個說法依然盛行不絕。


(99年5月補充 : 據 210少尉 表示,民國75年出國時,已沒有預官記大過而被限制出國的情形。)


 



10442砲長官乘勝追擊,再提一問:


有位仁兄是陸官專科班出身,退下來時是工兵上尉,他說曾在某個工兵群待過,還幹過上尉排長。上尉排長?!...42砲差點昏倒...上尉耶,在步兵裡中尉就可以幹到連長了,他們工兵上尉才當排長??真教人不敢相信....不知道猛沃說對此奇特的情形了不了解?


上尉排長,的確有此編制,只是實務上很少見到上尉還在佔排長缺的。


俗語說「一個蘿蔔一個坑」,「編制階級」(簡稱「編階」)指的是部隊編裝表及年籍冊上,每一個人所佔那個「蘿蔔坑」的階級大小,但是不等於「蘿蔔」的大小。「蘿蔔」的實際階級(簡稱「現階」)可以小於或等於「蘿蔔坑」,但是不能大於「蘿蔔坑」,不然塞不進去。


一般說來,指揮層級(營級單位以上)的本部連,以及專業兵科的連隊,都有編制階級高於一般連隊(如步兵連)的情形。


30年前步兵營的編制為例,營部連、兵器連連長「編階」為少校,副連長、輔導長為上尉;營部連中通信排、衛生排的排長也是上尉(因為他們同時也是營長的特業幕僚,與營部的人事官、情報官、訓練官、後勤官、政戰官平階,也就是營部的醫官與通信官)。


至於三個步兵連,連長「編階」為上尉,副連長、輔導長以及3個排長為中尉;每排三個步兵班中,排序第一的班(第147班)班長「編階」為上士,其餘各班及火力班班長「編階」為中士;60砲組組長為上士、各砲班班長為中士。


順帶一提,步兵營的編裝表中,是沒有「少尉」與「二兵」的,少尉與二兵都是佔上階缺。


以上是「編階」,指可佔此「缺」的最高階級。但是在實務上,因為人員的進、退、昇、調頻繁,連級單位軍、士官很少有機會升到職缺的最高階。


名詞解釋:


「階級」:官階與薪級,如中尉二級,中尉為官階、二級為薪級。


「級職」:階級與職務,如少尉排長,少尉為階級、排長為職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