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許多照片來自於照相官阿信60砲長朱車TONY士官長、布拉偉、shinji0152小傅等軍友,謹此說明與致謝)


 


               


        找了許久的小花迷彩帽,赫然出現在「衣指部」的攤位上,熱情的蔡老闆竟然大方送給我,感恩啦!


 


    有了當年服役時,咱們輕裝師特有的小花叢林迷彩偽裝帽,就沒有理由不去弄一頂鋼盔來。又要花錢了。


 


 


 


           


                                      這次還出現了一套「布的」草綠服。


 


        以前我們有兩種不同質料的草綠服,一種是顏色較淺、質料較軟的純棉布料,大家稱之為「布的」;另一種則是顏色較深、質料較挺的棉與人造纖維混紡布料,稱之為「龍的」(台語發音)。


 


        之所以稱為「龍的」,大概是因為民國5060年代,台灣開始出現人造纖維布料,而廠商在廣告時取名為「太子龍」、「達克龍」等響亮名稱,大家就將人造纖維或人纖與棉麻混紡的衣料,稱之為「龍的」。


(感謝紡織業專業軍友等你濕指正 : 布的是 100%COTTON(棉)     龍A是65%POLYESTER+35%COTTON,紡織業俗稱TC。所以龍的軍服標籤上,印的是TC混紡。)


 


   


      「布的」草綠服現在少見,因為當年退伍時,如果有帶軍服回家(本島退伍的比較多,外島退伍因為港口、機場要安檢,所以少有機會),多半會選比較帥的「龍的」;外面民間的仿製品,也都只有「龍的」。而「布的」到退伍時多半破損,都繳回參四當「洗材」了,所以現在很少見到。


 


        出操、打野外、打靶等,我們穿舒適耐磨的「布的」;比較挺、比較帥的「龍的」,大家會拿去改合身、燙線,留給重要場合或是外出時穿。也有不那麼講究的人,或是比較不要求的連隊,就會出現有人龍的、布的「混搭」,上衣與褲子不同質料,實在很醜。


 


 


        下面我們很難得的邀請到60砲長,為大家示範「龍的」與「布的」有何不同。


 


                  


                            這是「布的」,出操穿。        這是「龍的」,外出穿。


 


        菜鳥在中心時,會領到一套「龍的」及兩套「布的」草綠服。初下部隊,那套全新的「龍的」,常被老鳥用舊衣換走。與後來老鳥要穿洗到泛白的軍服,才能顯示「坎站」不同,那時最趴的老鳥,是穿著修改極為合身的「龍的」全新草綠服,上衣前後燙出鋒利的5條線;褲檔改拉鍊,褲管也是燙出前後4條線。


 


         但是到了退伍前繳裝備時,因為只算繳回數量,而不管何種材質,老鳥也會將「龍的」換回給菜鳥,繳回的都是「布的」。所以破冬之後,幾乎人人都有好幾套「龍的」,最多只留一套「布的」出操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