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是古城也是名城,從北美洲白人殖民時期,到美國獨立戰爭與建國,波士頓都佔有重要地位,歷史建築名勝古蹟多不勝數,沿著市中心的大公園的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步道一路走,可以將許多歷史地標串連起來。

 

DSCN5510

才出發不久,抬頭一看「麻州第54步兵團紀念碑」就在公園圍牆邊,青銅浮雕展現騎馬的團長羅伯特蕭上校與環周圍的黑人士兵。人來人往沒有甚麼人注意,我卻是心頭一震。

 

 

會知道這個紀念碑,是因為看過電影「光榮戰役」(Glory)。這部電影是黑人影帝丹佐華盛頓成名作,拿下1989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還得了最佳攝影及最佳音效獎,同片還有摩根費里曼等有名的黑人明星。有線電影台仍不時重播,值得一看。

 

origin

「光榮戰役」電影海報

 

美國內戰(又稱南北戰爭)為何開打,我個人認同是為了南北各州對國家發展方向的爭議,最後走向兵戎相見。至於解放黑奴只是其中一個議題,北方聯邦政府為了戰爭的正當性而特別強調,而非主因。

故事感人電影好看之外,我有興趣的是兩件事:美國聯邦軍制沿革,以及美國黑人(如今要稱「非洲裔美國人」才是政治正確)從軍歷史。就順著電影劇情往下說吧:

 故事主角羅伯特·古爾德·蕭(Robert Gould Shaw)生於1837年,出身於波士頓富裕望族,唸過哈佛大學,是充滿正義感的熱血青年。1861年美國內戰一開始,羅伯特蕭就志願加入紐約第7步兵團,5月改隸麻塞諸塞州第2步兵團,參加過幾場戰役,由少尉升為上尉。1862年麻州招募黑人(其中有不少是南方各州的黑人逃奴,如片中丹佐華盛頓所飾角色)組成麻塞諸塞州第54、55志願步兵團(The 54th & 55th Massachusetts Volunteer Infantry)。1863年3月31日,羅伯特蕭任54團少校,不到三週後的4月17日,獲派任為上校團長。

 

這段經過背後有頗複雜的歷史源流。在1776年北美13個殖民地發動對英國的獨立戰爭前,從歐洲來的白人移民已經在此辛苦開墾100多年,也將歐洲老家那套生活方式與社會體制一起搬來。經營有成的移民家族,擁有廣大土地及奢華莊園,除了沒有貴族封號,與歐洲封建制度下的貴族無異(或許可稱為「仕紳」)。這些富裕家族的子弟,也如同歐洲貴族一樣,自幼接受文武合一教育,戰爭時由總督任命為各級軍官,指揮臨時募集的農民軍隊作戰。

 

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洲移民不願接受英國國王的獨裁苛政而起,13個殖民地代表組成大陸議會(Continental Congress)決議向英國開戰,由各殖民地招募軍隊授權由喬治華盛頓將軍統一指揮。這種情形其實就是歐洲封建王國軍隊的翻版,國王命令各地貴族將其領地內的人民組成軍隊,然後集中由國王指揮作戰,打完仗後解散回家,繼續耕田打獵。

        

美國獨立建國後,雖然成為一個國家,但為了避免再出現中央集權的獨裁君主,各州仍是各行其高度自治,最初幾年甚至沒有中央政府,也沒有國家元首。一直到1787年制訂憲法,1789年選出華盛頓為第一任總統後,才陸續成立權力有限的聯邦政府機構,與一支人數極少的聯邦軍隊,遇有戰爭時由總統依法下令,將原由各州志願民兵團納入聯邦指揮,才有兵力開戰。各州徵募組成的軍隊,大多以地名命名,如前述的麻州OO團,這些軍隊的各級指揮官也是任命當地仕紳擔任,團級指揮官為上校、旅級指揮官為准將,師級以上則是將軍。所以故事主角羅伯特蕭,可以以25歲的年齡,官階三級跳由州長任命為麻州54團的上校指揮官。

 

羅伯特蕭將1000多名黑人新兵從頭訓練起,4個月後1863年7月18日,率領54團攻擊南軍南卡羅來納州華格納堡一役,擔任全軍先鋒,攻至堡壘外壕溝時,被南軍火力壓制動彈不得,羅伯特蕭奮起舉起軍旗,領頭衝鋒大喊:「前進!54步兵團!前進!」遭三顆子彈擊中陣亡,當時尚不滿26歲。身旁同樣身中二彈的黑人中士威廉卡尼(William H. Carney)接住軍旗大喊:「弟兄們,這面旗幟永遠不會倒落在地!」威廉卡尼因此被授與美國軍人最高榮譽「國會榮譽勳章」,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非洲裔美國人。

[嫖⺇桵砢].Glory.1989.x264.DTS.2AUDIO-WAF[(150033)13-49-43]

 「光榮戰役」電影劇照。華格納堡在海邊,地勢險要,聯邦軍隊只能從狹窄的海灘正面強攻,因此死傷慘重,一直到戰爭結束始終未能攻下。

 

美軍中有黑人士兵的起源可以追溯從獨立戰爭到現代的歷次戰爭,但人數不多,也刻意被忽視(應該說是被歧視),更沒有得到與白人士兵一樣的對待。許多黑人士兵在軍中擔任只能伙夫、雜役,編成建制部隊的黑人單位則實施種族隔離,全單位都是黑人,由白人軍官領導,黑人最多只能擔任士官,黑人軍官極為罕見。

 

「光榮戰役」電影中呈現當時黑人部隊被歧視的實況,軍服軍鞋被扣剋不發、薪餉只有白人部隊的七成(初期黑人士兵甚至無薪給),完成作戰訓練後也不派上戰場,只能在後方打雜、作工與徵糧。

 

美國內戰中,為了補充兵源,北方聯邦軍隊中的黑人多達186000多人,但沒有得到公平對待。即使同情黑人或是主張解放黑奴的白人,也大多認為黑人是次等人類,愚蠢、懶惰、骯髒,缺乏紀律與忠誠,黑人部隊戰力低落還容易潰散投降。

 

一次大戰約有350000名黑人在美軍服役,作戰部隊卻只有5個步兵團;二次大戰大部分黑人單位留在國內當綑工兼打雜,有約125000名黑人派赴海外作戰,組成3個師與50多個營、團級作戰部隊,黑人軍官仍然極少。黑人部隊其實戰績不差,也有許多授勳記錄,但多被有意無意的忽略;也因為軍官是白人,所以戰功被視為白人軍官領導有方,不是黑人士官兵作戰英勇。

 

二次大戰結束後,1948年杜魯門總統簽署行政命令,廢止軍隊中種族隔離政策,不過韓戰中仍有純黑人的單位,越戰時就不分種族混編,然而軍中種族歧視問題,一直到今天始終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猛沃營參一 的頭像
    猛沃營參一

    猛沃營參一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