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繞了兩圈,原來的營區回去三、四次,到了最後,覺得自己的情緒快要超載,不忍再看也不捨離開。
這次回東莒,心情上很自私。
如何自私?
希望東莒變得越少越好,
希望想看的都還在。
只想看看當年的防區,島的東北部是步三營的,不是我的。
近年來新建工程最好都不要有,我要看的是曾參與過的四二砲陣地與大坪村至懷古亭的道路拓寬工程,雖然只有一點點是我做的,但那是我的。
情緒在第二天上午,換上草綠服後high到極點,都快50歲的人,上一次如此興奮,大概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事。
比起許多在外島服役的軍友,我的運氣算不錯的,當年的營區都還在,還照了不少相片。想看的地方,也大多如願。該滿足了。
網路上陸續遇見好幾位在東、西莒服役過的弟兄與長官,奇怪,不是西莒就是東莒福正營的?我們猛沃營的人呢?
在東莒的兩個晚上,躺在船老大民宿的床上,明亮的房間、潔白的床單,還有冷氣。想起當年陰暗潮濕又不通風的掩體寢室,直線距離還不到300公尺,還真有點恍神。
跑了四個島,看到許多廢棄的據點、坑道,心中很難過。對一個不曾在外島服役的人來說,這些簡陋、狹小、陰暗的工事,實在沒有看頭,更不覺得有甚麼偉大。但是看在我眼中,每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都是一梯又一梯的阿兵們,連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一鍬一鏟的以人力開挖、灌漿、回填、植被、偽裝;然後一梯又一梯的兵,拿著槍守著無數個白天夜晚。走在北海坑道,別人讚嘆偉大,我只有一個感想:這種工程,要作死多少兵啊!
這次回去,網友們3月的「金門找家之旅」是最大的啟發,阿信兄的堅持讓人感動。出發前一天,第二次軍友返金團早一步出發,在東莒網咖上網時,看到軍友們此次行程有更多的遺憾與不順,實在很慶幸自己的運氣真是不錯,想看的、想照的,大多都如願。馬祖長久以來都比金門落後與貧瘠,建設腳步也落後許多,對我而言,或許反而因禍得福,保留住當年的回憶。
東莒已經改變,還會有更多改變,我想留住的只是屬於我的記憶,還有幾萬個軍人有他們獨一無二的東莒記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