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回馬祖,東莒的據點大致都維持原樣,最大的差別是多了一些以前沒有的地面建築,一些規模較大的據點則被冠上這個堡那個堡種種雄壯威武的名稱。這是我當年沒有的,那時只有據點編號。


 


 


         


                                                     東莒忠誠堡(77據點)


 


          


                                               南竿勝利堡(94據點)


 


 


        以前是戰備優先,生活次之。民國4050年代,大量的軍隊進駐馬祖各島,那時兩岸還有砲戰,還要時時防備大規模的登陸戰,水鬼襲擾更是常常發生,所以戰備是第一要務。阿兵哥經年累月構工,都是以碉堡坑道為主,生活設施非常簡陋艱苦,而且各島幾乎都是光禿禿的黃土山頭,沒有樹木的遮蔽,所以夏季酷熱,冬天風大又冷,沒有電也極度缺水。


 


 


 


           


        環繞全島的海防據點,為了防砲擊,阿兵哥住的地方不是鑿山壁就是往地下挖,沒有什麼地面建築。少數的地面小型建物,大概都是歷年駐防單位各顯神通,或是「構工結餘」、「互通有無」弄來材料,找幾個做過土木的兵,土法煉鋼蓋起來,歪歪扭扭、因陋就簡,沒有一定規格。


 


        民國695月我新兵分發到東莒時,二線單位已經有比較像樣的地面房舍,但一線的海岸據點阿兵哥的生活空間,還是以伏地堡與半掩蔽部為主,環境仍然相當艱苦。


 


        也就在我當兵前後那段時間,外島(不知道本島是否也同步)部隊開始比較有系統的改善生活設施。原因大概是台灣經濟起飛,政府稅收預算比較充裕;一般民眾生活水準提高,軍隊營區設施也水漲船高。


 


        我個人認為關鍵因素,則是「美匪」建交後,老共停止砲擊金馬外島,兩岸情勢已有改變,國軍也開始調整戰略思維,由過去的攻勢作戰變為「戰略攻勢,戰術守勢」,再變為「防衛固守」;師級單位兩年一次的本外島大移防,也逐漸縮小規模,最後變成只有志願役官士的個人輪調。在同一部隊長期戌守外島不移防的情況下,可以做比較長久的規劃與建設,不會擔心蓋好之後就要移防。


 


        另外一個影響外島據點建設的主要因素,應該是越來越少的兵力,無法再維持過去海岸線沿岸處處設防的佈署。


 


        以東莒來說,2.64平方公里的面積,大約15公里的海岸線,當年有約40個據點,據點的流水編號都是滿的,沒有空號,平均3400公尺就一個,加上二線及核心陣地,有近4個營的兵力。但是隨著兵力逐漸減少,不可能再維持每個據點都有足夠的人,所以選擇最關鍵位置的據點,集中兵力與火力。而武器與人員集中,勢必要有足夠的坑道與掩體,以及相應的生活設施,於是原來簡陋的據點,逐漸擴建成可稱之為「堡」的規模。


 


 


         


        


       這幾年回馬祖所看到的,民國70年代之後所蓋的據點建築,工藝水準都遠高於當年,設計上也進步許多。雖然據說仍然用的是海砂,但是至少建築線是直角相交,牆是抹平的,地面還舖磁磚,天花板也看不到灌漿模板的痕跡,簡單得說,就是有一個房子該有的樣子,不再像以前那麼粗糙。


 


 


          


           


                      明亮寬敞的浴室、廁所與廚房,是以前難以想像的。


        


           


                    東莒成功堡,這是很早期的「堡」,其實就是地下坑道。


          


                                                      東莒威猛堡(47據點)


         


                                      


                                                      東莒至誠堡(70據點)


         


                                                            至誠堡內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