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久以前就想寫一篇關於大陸來台老兵(老芋仔)的文章,希望能留下一些記憶。但是始終認為自己不夠資格,雖然先父也是大陸來台的資深軍官,但是原屬部隊在來台後就已解散併編,先父即離開部隊自謀生活。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機會與老兵們接觸;等到民國69年入伍服役時,已到老兵們服役的末期,野戰部隊中的老兵已不多,以個人經驗為例,一個步兵營中,不到20個老士官,而且多半不管事,與義務役阿兵哥也沒有太多的互動。
因此,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見聞,實在不足以來寫這樣的文章。
然而,在最年輕的老兵們都已經70歲,老芋仔都快要從臺灣消失時,還是忍不住寫了。不敢說可以記錄甚麼,只是希望能拋磚引玉,開一個頭,請網友們多多指正、充實。
(過去幾十年,已有許多描述或提到老兵的新聞報導、小說、散文、雜記或網路文章,個人認為張拓蕪先生的所寫的「代馬輸卒手記」及之後一系列的「餘記」、「補記」等代馬五書,是最能夠完整、真實描述老兵的記錄。)
「今之聖人」
蔣經國當總政戰部主任時曾說,老兵們是「今之聖人」。雖然他們並沒有想成為聖人,許多老兵的道德、行為也不夠格為聖人,但是他們的承受與忍耐,應該不愧為聖人的境界。
老兵從哪來的?
「老芋仔」一詞,不知從何時開始,泛指為大陸來台、長期服役的軍人(近年部隊中已不見大陸來台軍人,所以老芋仔轉而成為志願役士官的俗稱,不在本文討論之內)。一般印象中,老芋仔就是指老士官,其實所有大陸來台的官士兵,繼續在台灣服役的,都應該屬於廣義的老芋仔。本文主要談的對象是老士官。
大家一般不會深究老兵的出身或當兵的緣由,「老芋仔」也成為一種集體性的刻板印象。但據我所知,老兵不但來自天南地北,他們會成為老芋仔的原因也是百百種。以下簡單分類,不是很精確:
1. 原來在大陸時就是軍人,隨軍撤退來台。
2. 原在大陸是平民身分,為避共軍而逃難,自願或非自願、以真名或頂替他人姓名而從軍後,隨部隊來台(如藝人徐乃麟的父親)。年齡、身分相當多元,有和尚(星雲法師就是如此)、學生、青少年(孫立人將軍曾將12歲以下隨軍來台的兒童集中編為「幼年兵總隊」)等等。
3. 以平民身分隨軍撤退,來台後來編入部隊。其中一個有名的例子,是山東淪陷後,山東有1、2千名堅決反共的初、高中學生,在校長、老師帶領下輾轉南撤,歷經千辛萬苦,最後被安置在澎湖。後來澎湖的司令官強令17歲以上的男生編入部隊,引起學生反抗,帶頭的學生被污指為匪諜槍斃,是白色恐怖時期的大案。(女生及17歲以下男生則安排到員林的國立員林實驗中學就讀,也就現在的員林崇實高中。這批學生出了不少人才,如台大前校長、前國防部長孫震。)
4. 國共戰爭後期,許多部隊打散後,在大陸各地徵兵(多半是抓兵)或是納編地方保安團隊重建,之後撤退來台。如胡璉將軍的十二兵團在徐蚌會戰打散後,奉命在江西重建,胡璉規定各地依保甲攤派一定徵兵名額,所謂「每甲十二戶,共推一丁入伍。 一甲 一兵,一縣一團,三縣成師,九縣為軍。」但是既無裝備,也無給養。十二兵團在38年10月增援金門古寧頭戰役時,許多士兵都還沒有軍服可穿。
5. 民國39年年中,韓戰爆發。年底,中共以志願軍名義出兵。3年多的韓戰中,有2萬多名共軍被俘,民國42年韓戰停火,交戰各方協議,戰俘可自選歸處,有13000多人(其中有許多是原國軍官兵,因被俘或隨長官投降,而被編入共軍),選擇來臺灣,就是當年所稱的「一萬四千名(反共)證人」。這批人到台灣後,經思想教育後大部分打散編入部隊。
6. 民國38年的古寧頭、登步島及39年的大二膽戰役,國軍均俘獲數量不等的共軍,除有中共黨員與軍官身份者之外,經思想教育後編入部隊(稱為「新生戰士」)。
7. 國軍在40年代經常突擊大陸沿海,例如41年突擊南日島、42年突擊東山島,都帶回數百至上千名俘虜或壯丁,回台後經思想教育後編入部隊(亦稱為「新生戰士」)。
5、6、7三類人員都是軍中列冊長期控管對象。
8. 民國39年之後的幾年,閩、浙、粵沿海還有許多小島在國軍手中,當地以漁民為主的居民,許多被編為海上游擊隊(就是後來的「反共救國軍」)。之後國軍陸續撤守,許多人隨軍來台。
9. 國軍在大陸沿海諸島撤退時,為避免人員及物資被共軍所用,常常強制帶走當地的壯丁與糧食。最徹底的一次,是民國44年大陳島撤退,不論男女老幼、家禽家畜全部隨軍來台,所有能帶的都帶走,不能帶的炸毀。這其中許多壯丁,來台後也被編入部隊。
10. 撤退到滇緬邊區的「異域孤軍」,除原來的國軍部隊外,也吸收了不少雲南及緬甸當地的原住民。之後兩次大撤退來台以及零星來台,有許多人改編納入國軍(尤其是早期的特戰總隊)。
11. 還有一種老兵,與一般認知不同,就是台灣籍的老兵。台灣光復後與政府遷台初期,曾在台灣徵募或招考本地青年,有些被送去大陸作戰一去不返,也有不少人在台灣各地的海、空軍及聯勤單位擔任技工。這些人許多後來被納入軍職,成為長期服役的老芋仔。
老士官在部隊的正式稱呼應是「資深士官」,同樣的也有「資深軍官」;相對於在台灣長大就讀官校或士校畢業的軍士官,則稱為「新制軍官」或「新制士官」。
老芋仔當然不是一開始就是士官,他們也是從士兵晉升上來的;他們也不是志願待在軍隊一輩子,而是當時的規定,除非因病、因傷、因案,否則要到最大服役年齡才能退伍,例如上士50歲、士官長58歲等。或許他們才是真正的「不願役」。
來台灣後,除了許多原來就已任官的資深軍、士官。老芋仔(那時候還不老)如果具有初中學歷或經「隨營補習教育」取得初中學歷,通常會經考選後送到「候補軍官班」(民國55年後改名專修班。專修班也有招收一般高中畢業生,但與老芋仔分開受訓)受訓一年,結訓後以少尉任官。其它的老芋仔則陸續經過士官學校或其他班隊的訓練後,晉升士官。(陸軍士校民國46年成立時,招生來源的都是現役士兵,民國54年以後才招收初(國)中畢業生及社會青年。)
所以在民國50年代以後,基本上國軍已經沒有士兵階級的老芋仔了。
老芋仔在部隊
老芋仔成為軍人的原因既然有百百種,自然三教九流、龍蛇雜處,什麼人都有,多半又不是志願從軍,退伍卻遙遙無期;而孤家寡人在台灣,家鄉音訊全無,不知何時才能回家再見到親人,當年部隊生活又十分艱苦,那種身體與心理的苦,不是我們所能體會的。
老兵的來源複雜、素質參差、身心苦悶,自然產生很多問題。831與明德管訓班,當年設立的目的,主要都是為了老兵。
幾十年的部隊生活,老士官早已練就一身生存法則,部隊對他們也很禮遇。 到我當兵時(民69-71年),部隊中的老士官絕大多數已是士官長階級了,只有少數仍是上士,而沒升士官長的原因,大多是不想再留在軍中,等到50歲就可以退伍。
國防部曾有規定,年滿45歲的士官兵,可以不隨部隊操課,也免服勤務,早晚點名及三餐到即可,當然莒光日還是要上的。實際上,許多老士官雖然佔連上副排長或行政士官長的缺,卻分散在營區的庫房、伙房、福利社,或是靶場等,有自己的小房間,自己開小伙或是單獨到廚房打菜飯,很少出現在連上,甚至有義務役阿兵哥到退伍時,都不知道自己連上有老士官。留在連上的,也幾乎都有自己的小房間,反而排長要睡通鋪。
除了名字還掛在連上,老士官日常生活大都是「自主化管理」,出入營區也沒聽說過要假單。但是老士官畢竟當兵幾十年,自有分寸。養豬、養雞與種菜,是老士官最常見的日常活動,除了寄託感情、打發時間,賺點外快也不無小補。
更多的老士官集中在各級指揮部的本部連、或是學校、醫院、廠庫以及總部、國防部的勤務連。如今已不存在的警備總部所屬之警備部隊(制服為深藍色),也有大量的老士官,負責台灣各地重要廠庫及交通設施的衛哨,也有部分的海防由警備部隊擔任。這些老士官因為通常不會再調動,許多都結婚成家。
民國70年前後,留在野戰部隊中的老士官,一個連大多不過幾個人,全營也只有10幾20人。大半的老士官都不管事了,但是如果仍在負責實際工作的,那種功力讓人嘆為觀止,沒有業務搞不定,沒有料件弄不到;裝檢、演習、測驗或移防,老士官一出手,義務役只有靠邊站,真的是當兵當成精了。
各級部隊長對老士官也相當禮遇,逢年過節由師長、旅長請吃飯;有意見,直接反應到師長,一般連、營長還不在眼裡;年度考績年年甲等;部隊移防、調動都先安排老士官的落腳處。然而,想想也是可憐,老士官的一身家當,常常也就只有兩三個漆成軍綠色的木頭內務箱。
台灣戶政制度完善,老士官有軍籍當然也有戶籍,有補給證也有身分證。但是部隊駐地不定,也多半沒有門牌號碼,又要保密防諜,因此無法設籍。所以單身老士官的戶籍,都以師、軍團或區域為單位,集中於「國防事業共同戶」。
老士官與部隊倫理
老士官在部隊中,還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維繫部隊倫理。
老兵大半輩子在軍中,部隊就是他的一切,階級是他建立自我尊嚴的唯一支柱。對階級,尤其是士官階級的挑戰,就是對他的挑戰。因此,即使老士官不管事,但是如果有士兵對連上士官(不分老、菜或志願役、義務役)不敬,就會被老士官視為對整個士官階級的侮辱,那事情就大條了。
而快退伍的義務役阿兵哥自稱老鳥,當年也是說說而已,沒有形成所謂的「制度」。有老士官在,誰敢自認是老鳥而擺爛。當三年一特兵很老嗎?士官長當了三十年。
我一直認為,陸軍基層部隊在民國80年的前後幾年,之所以是「學長制」濫用最嚴重的時期。主因之一就是最後一些的老士官,在民國70年代後期陸續退光,基層連隊的穩定力量消失、倫理逐漸瓦解,所以出現各種亂象,甚至有上兵可以要菜下士洗餐盤、「晚點名」的離譜現象。其實大家都當兩年兵,上兵能算老兵嗎?大家都是兵,稱呼「學長」是客氣,不是官銜。
消失的老芋仔
每一個老兵,都有一個很長的故事,充滿了無奈與不堪回首。50年前號稱的60萬大軍,如今在世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當年他們也只是10幾歲到30幾歲的青壯年,不管今天的人怎麼看他們,至少在那個時候,無論志願役還是不願役,他們守著台灣,讓老共沒有打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