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3月12日於陸軍步兵206師617旅六營兵器連第二排第五班入伍,學號041,駐地新竹埔頂。為陸軍1256梯次常備兵,並為該梯次授槍代表。受訓九週。

 

206師,原為民國44年改編成立的預備第6師,代號「威武部隊」。據說最早是黃埔軍校的教導第三師,後由鄂軍17師改編而來。

 

預6師/206師/206旅沿革

民國43年,台灣本島的各步兵師完成初步整編後,與已駐金門、馬祖近五年的第5軍(14師、75師、200師)、第19軍(45師、18師、196師)陸續換防。調回台灣的6個師,除第45師撥入陸戰隊改編為陸戰第1師,另外5個師先是併編為第4軍的22、23、24等3個師,到了44年7月第4軍司令部再改編為陸軍預備部隊訓練司令部,所屬的3個師及4個軍官戰鬥團拆散,改編為預備第1師至第9師。

預6師以第4軍司令部、23師工兵連及通信連、22師64團、第4軍砲指部合編而成。此一時期陸軍各預備師任務為後備軍人動員召集及訓練,入伍新兵訓練則由另外的12個新兵訓練中心(步兵9,砲裝工各1)負責。民國45年7月實施「同德案」,以一個預備師搭配一個常備師的方式,平時預備師配置於常備師進行在職訓練,每年另有一個月進入動員基地,進行後備軍人教育召集。由於常備師需輪調外島,所以所搭配的預備師經常變動,預6師第一個搭配的常備師為步兵26師。

民國58年「嘉禾案」改編,原有9個預備師及12個新兵訓練中心合編為7個預備師,加上2個前瞻步兵師改編(32師為預3師、41師為預4師),預備師仍為9個。其中   7個預備師(預1、2、3、4、6、7、8師)依重裝步兵師型態編成,平時員額3000人;2個師依輕裝師型態編成(預5、9師),平時員額1500人。(民國65年11月9個預備師統一型態,均比照重裝步兵師組織略減編成。) 預6師合併新竹的第一(關東橋)、第二(埔頂)新兵訓練中心,以及工兵新訓中心(頭份斗煥坪),為重裝預備第6師,原來三個新訓中心,改編為三個新兵訓練旅(關東橋16旅、埔頂17旅、斗煥坪18旅)。

民國65年1月1日,國軍各軍種上校級主官(陸軍為旅級)以上番號重編,預6師番號改為59師。但同年8月16日全軍番號又再改編,預6師再改番號為206師,所轄三個旅同時變更番號為616、617、618旅。

民國88年番號改為16師,90年1月師部改編為「16師指揮機構」,96年「十六師指揮機構」裁撤,102年後備903旅恢復206旅番號及「威武部隊」代號,轄關西及斗煥坪新訓中心。

 

 

 

威武部隊歌

我們是國民革命的先鋒 我們是百戰百勝的英雄
五次圍勦 連戰皆捷 黃獅渡役大獲成功
西安事變赴國難 永懷偉大總統 蔣公
抗日戰爭顯威名 勦匪抗戰爭光榮
團結安全 注重績效
大智 大仁 大勇
發揚黃埔傳統精神
反共復國
促進大同

 

 

 

 

 威武部隊隊歌,在中心時經常要唱,時隔多年只記得前半段,後半段是網友羅伯特兄幫忙找來的。不過可能後來有些修改,歌詞與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

 

下面這首威武士官隊隊歌,也是羅伯特兄找到的。我沒進過威武士官隊,所以也沒聽過、唱過。

威武士官隊歌(克難歌)

沒有跨不過的海洋 沒有鑿不通的山崗
天下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任何困難都不在我們心上
我們有信心 我們有信仰
團結再團結 團結就是力量
奮鬥再奮鬥 奮鬥就有希望
沒有衝不過的難關
沒有掃不平的戰場
我們沒有打不敗的敵人
只要勇往直前
萬惡共匪 一定滅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6師 預六師 預6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猛沃營參一 的頭像
    猛沃營參一

    猛沃營參一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