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革命當家
做部隊主人
進步緩慢 就是落伍
只有第一 沒有第二
萬事莫如訓練急 訓練就是作戰
問題考驗我們 我們解決問題
樂觀奮鬥
多做不錯
先公後私
先人後己
一切照規矩 一切講效果
不自尋煩惱 不自找麻煩
一切求正常 一切求確實
民國66年8月16日上成功嶺大專暑訓,班長私下教我們唱這首「為革命當家」,因為「很好聽」;有同學出狀況,班長也會開玩笑說,星期天不要放假了,留下來陪我們「為革命當家」。因為真的好聽好唱,歌詞也與一般軍歌不同,就學了起來。
69年3月新兵入伍,埔頂617旅六兵連的班長,也提到這首歌,下部隊後發現會唱的人還不少。但兩年役期中,始終沒有正式教唱過,也沒見過詞曲唱譜,都是口耳相傳,所以也不知道詞曲作者是誰。
忘了何時曾聽人說過,這首歌還有另一個曲名:「陸軍新觀念」。
請聽coachlin101前輩演唱 為革命當家https://xuite.tw/x/2k3g7 車籠埔光隆士官隊68年版
我一直很喜歡這首軍歌,前兩年在「後備軍友俱樂部」的討論區軍歌主題中,貼出有沒人知道「為革命當家」?沒有甚麼反應。用網路搜索引擎找不到影音檔,只有少數幾篇文字記載,都是民國60幾年當兵前輩的回憶,意外的是有位民國80幾年當兵的軍友,竟然也在軍中唱過。
自己唱過、聽過的,歌詞都有一些小差異,大多是口耳相傳造成的音、義混淆。但其中「問題考驗我們 我們解決問題」這句,幾個不同版本顯然是為適合不同單位,刻意改的。聽過「問題考驗我們 我們解決問題」、「問題考驗幹部 幹部解決問題」、「問題考驗青年 青年解決問題」這三種版本,不知道哪個才是原始的。
最近找到了原始出處,原來是從于豪章將軍擔任陸軍總司令時重要講話改編的。
于豪章將軍,民國7年生,民國27年中央軍校12期步科畢業,近40年的軍旅生涯表現極為優異,多次保送赴美國受訓,還兩次從陸軍調到海軍陸戰隊擔任參謀長與陸戰隊司令。從民國58年7月到63年12月27日,因直升機失事重傷癱瘓,前後五年多擔任陸軍總司令。
于總司令58年12月視察馬祖坑道構工部隊,從時間與坑道規模推測,可能是南竿的北海坑道。來源:于豪章上將紀念集,民89年國防部史政局編印。
國軍自遷台以來,為防止將領專擅與久任一職易生弊端,規定重要軍職兩年一任,最多兩任,鮮少例外。而于將軍擔任陸軍總司令五年多,打破之前記錄。若不是因為失事重傷,可能在當了六年總司令後,升任參謀總長。
這張59年視察金門海岸據點的照片,後方右一站立的顯然是美軍顧問,于將軍試瞄的則是架在M1卡賓槍上的主動紅外線夜視瞄準鏡。來源:于豪章上將紀念集,民89年國防部史政局編印。(感謝網友 interco624補充: 渠尊翁保存有當時同一現場但不同角度的彩色照片,請見http://1drv.ms/1QgqoyX。圖中是27師駐守烈嶼(小金門)的海岸據點,陪同視察的還有金防部馬安瀾司令官及27師師長。)
總司令任內,于將軍成立「實踐講習班」,分批召訓陸軍連長至師長各級幹部(辦了12期,每期400多人)。民國59年2月,于將軍親自主持實踐講習班開訓典禮,講話主題就是「陸軍新觀念」。這篇講話成為之後各期訓練班的研習重點,為了易學易記,更譜成軍歌全軍教唱。
來源:于豪章上將紀念集,民89年國防部史政局編印。
原始版本如下:
一、進步緩慢,就是落伍。
二、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三、樂觀奮鬥,多做不錯。
四、先公後私,先人後己。
五、萬事莫如訓練急,訓練就是作戰。
六、一切照規定,一切講效果。
七、不自尋干擾,不自找麻煩。
八、問題考驗幹部,幹部解決問題。
九、一切求正常,一切求確實。
比對原始版本與「為革命當家」歌詞的不同:
1.原來的講詞是九項重點,加了第一句「為革命當家 做部隊主人」,提綱挈領補足十項。
2.各句前後順序有所調整。
3.不自尋干擾,改成不自尋煩惱。干擾來自上級,煩惱出於自己,這句改的有學問。
4.問題考驗誰?誰來解決問題? 軍官、士官訓練班隊唱「幹部」,一般連隊阿兵哥只好靠自己,所以唱「我們」。
于將軍受傷下半身癱瘓後,曾經專機送到美國治療,但無積極改善,返國後至其民國88年4月去世(享年82歲),始終不良於行。陸軍總司令一職,則在受傷3個多月後,64年3月由馬安瀾接任。
到我入伍當兵,距離于將軍離開總司令職務已經五年,部隊不再教唱「為革命當家」,但是口耳相傳,還是有人會唱,再往以後幾年,連知道這首軍歌的人都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