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此語法將相片貼至頁面上:
將此連結分享給你的朋友: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家父任職鐵路局高雄檢車段長多年,我從小學時候有一支鐵道兵部隊駐扎在高雄市大安街與建國路交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門上寫的是中華民國陸軍第4627附二部隊。我們每天進出都需要經過門口的衛兵哨崗。我是1950年生,小學時放學後經常到部隊厨房等著大鍋米飯出爐,伙食班長會剝一小塊鍋巴給我,據家父説早年鐵路局經常人手不足,他當年就向鐵路局和國防部協商訓練鐵道兵做維修工作,一方面訓練他們技能,也緩解人力不足的問題。這支部隊陪伴我的整個成長過程(我1974年出國至今)。印象裏有一位梁姓連長後來到馬祖擔任指揮官放假時還帶了一瓶酒來家裏吃飯。太多的美好童年記憶都和這支部隊連在一起。
To 訪客: 前輩您好,歡迎蒞臨! 非常感謝您提供親身經歷補充我文中的不足。 您留言中提到的梁連長,我查了陸軍鐵道兵前輩王景標上校的自傳"鐵道王",有提到"梁俊卿",不知是否就是他? 但書中只有寥寥幾字提到,沒有其他的記述。 當時駐高雄大安街的則可能是鐵道兵營第二連(機務連?)。
家父任職鐵路局高雄檢車段長多年,我從小學時候有一支鐵道兵部隊駐扎在高雄市大安街與建國路交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門上寫的是中華民國陸軍第4627附二部隊。我們每天進出都需要經過門口的衛兵哨崗。我是1950年生,小學時放學後經常到部隊厨房等著大鍋米飯出爐,伙食班長會剝一小塊鍋巴給我,據家父説早年鐵路局經常人手不足,他當年就向鐵路局和國防部協商訓練鐵道兵做維修工作,一方面訓練他們技能,也緩解人力不足的問題。這支部隊陪伴我的整個成長過程(我1974年出國至今)。印象裏有一位梁姓連長後來到馬祖擔任指揮官放假時還帶了一瓶酒來家裏吃飯。太多的美好童年記憶都和這支部隊連在一起。
To 訪客:
前輩您好,歡迎蒞臨!
非常感謝您提供親身經歷補充我文中的不足。
您留言中提到的梁連長,我查了陸軍鐵道兵前輩王景標上校的自傳"鐵道王",有提到"梁俊卿",不知是否就是他? 但書中只有寥寥幾字提到,沒有其他的記述。
當時駐高雄大安街的則可能是鐵道兵營第二連(機務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