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8年前後,陸續從大陸及沿海島嶼撤退來台的陸軍單位番號繁多,但大多殘缺不全,人員不到編制數的三分之一,而且大多數的部隊戰力貧弱,徒具其名而已。據王俊昌、陳亮州整理,在陳誠將軍的主政下,此時期陸軍整編可分為:

第一階段:38年8月15日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成立前,大陸撤台及台灣原有部隊之整編,整編出高級指揮單位有江蘇浙江綏靖總部、福州綏署廈門警備部、台灣省警備總部,部隊則有第6、8、12、13、22兵團,其下編併成21個軍。

第二階段: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成立後,高級指揮單位均隸屬長官公署指揮,並改編為:福州綏署、舟山指揮部及防衛部、台灣防衛部、澎湖防衛部、廈門警備部,兵團則有第6、8、12、22兵團,共下轄16個軍。

第三階段:38年10月底古寧頭戰役之後,再行精簡,高級指揮單位有:舟山指撣部、台灣防衛部、金門防衛部、澎湖防守部,部隊由16個軍編併成11個軍。

第四階段:39年3月陳誠就任行政院長之後,海南、舟山部隊陸續撤台,陸軍裁併6個軍、24個師,裁撤華中、華南、東南3個軍政長官公署、海南防衛司令部、舟山防衛司令部,及其所屬機關89個;海軍成立、改編成立49個單位、撤銷79個單位;空軍則成立、改編成立20個單位、撤銷58個單位。

當年國軍來台部隊的總數,各方研究、推估不同,即使國防部檔案中的數字也未必完整,大致而言民國40年代初期,總人數約在50餘萬至60餘萬人,其中陸軍約50萬人上下。國史館收藏的檔案中記載,民國42年國軍預算員額為597713人,多年以來「六十萬大軍」的説法即始於此。

 

1950年代初期軍事反攻計畫-39-42年國軍員額-2.jpg

國史館檔案記載民國39年初國軍總員額有80萬人,但是當時狀況混亂因此應非確實數字,之後經過多次點校整編,到41年時總員額為597713人。(1950年代初期國軍軍事反攻之研究,陳鴻獻著,國史館,民104年)

 

但國軍總員額在民國40年代中期一度高達70萬人,其中美援員額67萬餘人。多出的幾萬人,包括越南富國島黃杰部隊撤台、韓戰戰俘來台、滇緬邊區李彌部隊撤台、納編浙閩粵海上游擊隊為反共救國軍,還有個別來台歸隊官兵等等。在美援經費協助下陸續整編,48年6月後減至63萬9000人,50年再減至59萬1000人。

勝利之光2越南復國島撤台部隊.jpg

滯留越南部隊及民眾分批接運返台,在高雄港上岸。民國38年底第一兵團司令黃杰帶領的軍民32000多人,因為廣東海岸已遭共軍佔領,無法由海路撤往台灣,因此希望「假道入越,轉回台灣」,進入當時還是法國殖民地的越南。但進入越南後卻被法軍繳械,輾轉送到南越的富國島集中拘留,歷經三年多交涉,才在42年上半年分批接運30080人抵台,其中約15000人撥補國軍各部隊。(勝利之光月刊,第2期,民42年8月)

 

民國39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改變原來放棄中華民國的政策,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民國40年初美援恢復,同年4月23日首批美軍顧問抵台,5月1日「美國軍事援助與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簡稱MAAG,美軍顧問團)」成立,首任團長為蔡斯少將(Williams C. Chase)。

美軍顧問團成立蔣中正國史館.jpg

美軍顧問團首任團長蔡斯於40年5月1日顧問團成立當日拜會蔣中正總統(國史館)。43年12月3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簡稱協防條約)」簽訂。從此到民國68年1月中美斷交前,美軍在台灣有兩個主要機構:美軍顧問團與協防司令部,民國47年3月18日美軍顧問團併入協防司令部之下。美軍顧問團從最早的12人(一說6人),最多時曾有近2400人,協助國軍整編部隊,指導、監督美援裝備的使用,以及訓練國軍幹部等。

 

民國40年1月,陸軍調整各軍所屬的師,每個軍均轄三師,但美軍顧問團認為,30萬人的陸軍即足以防衛台灣,因此要求裁減步兵師數量。40年7月第三次中美聯席參謀會議決議,以軍為單位,將台澎地區的31個師編成編制員額八成的10個軍,每個軍下轄2個實兵師及1個幹部師,共20個步兵師及10個幹部師。原則上各軍經過評比後,將較差的一師改爲幹部師,原來屬下的士官兵分別改編到其他兩個師;編餘軍官集中於幹部師,不久之後陸續裁撤。

國軍為維持較多的軍、師級單位,以備戰事再啟時能有足夠兵力,與美方協調同意駐防金門的第5軍、第19軍共6個師(分駐馬祖1個師,當時馬祖為金防部所轄)不在裁編範圍內,但這6個師也不在美援範圍內。

 

民國41年整編後,台澎地區的10個軍各轄兩個師,並在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建議下,取消大陸時期的番號,各師採兩位數新番號,「使整編部隊有新氣象,以振奮士氣」。此一時期各步兵師新編的兩位數番號之後延用數十年,直到今天陸軍許多旅級單位番號,仍能看出其淵源。加上獨立第32師,總計台澎地區共有21個實兵步兵師,各軍及所轄師如下:
第6軍,轄第68師、第69師。
第18軍,轄第17師、第19師。
第50軍,轄第26師、第27師。
第52軍,轄第33師、第34師。
第54軍,轄第92師、第93師。
第67軍,轄第81師、第84師。
第75軍,轄第41師、第46師。
第80軍,轄第49師、第51師。
第87軍,轄第9師、第10師。
第96軍,轄第57師、第58師。

41年整編-1.jpg

民國41年的整編,各軍都是從3個師併編為2個師,被裁撤為幹部師的所屬士官兵,分撥給保留的2個師,各師原有幹部也有部分互調混編。因此從部隊沿革史的觀點來看,各軍所屬的2個師,不但大多番號相連(第9、10師,第26、27師,第33、34師,第57、58師,第68、69師,第92、93師),其血脈淵源也堪稱名符其實的「兄弟師」。(國史館)


43年7月的「天山計畫」,將11個軍(金門的第5軍、第19軍已返台併編為第4軍),再進一步裁掉3個軍(第6、54、96軍),將所屬各師編入其他各軍,共8個軍,每軍編足3個師,共24個師。8個軍分編為第1(北部)及第2(南部)軍團。

各軍也改採個位數新番號,各軍新番號及所轄師如下:
第1軍(原第50軍),轄第26師、第27師、第58師。
第2軍(原第67軍),轄第57師、第81師、第84師。
第3軍(原第87軍),轄第9師、第10師、第32師。
第4軍(原金門返台併編的第5軍、第19軍),轄第22師、第23師、第24師。
第7軍(原第18軍),轄第17師、第19師、第69師。
第8軍(原第52軍),轄第33師、第34師、第68師。
第9軍(原第75軍),轄第41師、第46師、第92師。
第10軍(原第80軍),轄第49師、第51師、第93師。

陸軍撤台初期的整編

民國43年美軍顧問團副團長兼陸軍組長麥克唐納少將致陸軍總司令孫立人整編中華民國陸軍備忘錄,建議將陸軍編成2個軍團、6個軍、21個步兵師及2個裝甲師。(國史館)

 

43年整編-1.jpg

民國43年整編後,軍及所轄三個步兵師的人員裝備比較表,表中所列為編制數而非實際數,之後美援裝備陸續抵達,陸軍戰力才得以逐漸恢復。(國史館)

 

由於43年從金馬調回的第5軍、第19軍各師不在美援範圍,美方也堅持6個軍、21個步兵師足敷台灣防衛所需。所以第5軍(14師、75師、200師)、第19軍(45師、18師、196師),除第45師撥入陸戰隊改編為陸戰第1師,另外5個師先是併編為第4軍的22、23、24等3個師;這兩個軍的砲兵6000人則撥入空軍,與空軍原有的高砲單位合編成12個高砲團,共有13個90高砲營與17個40高砲營及1個補充兵營。

44年7月第4軍司令部再改編為陸軍預備部隊訓練司令部,所屬的3個師及4個軍官戰鬥團拆散,改編為預備第1師至第9師,以新增後備動員單位的身分爭取美援(實際上9個預備師成立後,僅有預1師被納入美援單位,民國51年預備師再次整編,除預1師仍維持3475名員額外,預2師至預9師僅保留減額的軍士官幹部。

勝利之光31期4512-M18紫宸演習.jpg

民國43年11月2日-4日紫宸演習,是當時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作戰演習,分別在南部進行兩棲登陸作戰,以及新竹湖口進行陸軍攻堅作戰演習,蔣中正總統全程檢閱,還邀請各界代表一萬多人參觀,意在展現國軍撤台後重整戰力成果。(勝利之光月刊,民45年12月)

 

45年第7軍番號撤銷;各軍也改為指揮機構,其下不再有固定的師。從此陸軍保持2個軍團6個軍的編制,直到民國68年「崑崙案」改編。

 

至此,撤退來台的陸軍步兵單位整編暫告一段落,殘破之師逐漸編實員額恢復元氣,即將進入戰力現代化的新階段。

 

-----------------------------------------

推薦閱讀:

一、國軍(陸軍)在台澎金馬整編經過(民國39年至70年),劉鳳翰,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7期,民91年4月。
二、組織改革的權力、實力與情感因素:撤台前後的陸軍整編(1949—58),鄭爲元,2004年台灣社會學年會論文集。
三、進退存亡:民國38年前後軍事檔案專輯,王俊昌、陳亮州撰,檔案管理局出版,民99年。
四、美國與1950年代的國軍整編,陳鴻獻撰,國軍與現代中國,中正紀念堂編印,民104年。


 

arrow
arrow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