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間在後備軍友版上偶然提到,如果依據編裝表,本人當兵時的編制武器是「40榴彈槍」。但是一直到退伍,都沒見過,甚至到今天都沒聽過陸軍曾經配發過此種武器。
此言一出,臥虎藏龍的軍友立刻有反應。阿丸兄替我考證,應該是美軍編號M79的40公釐口徑榴彈槍;60砲長說他在幹訓班受訓時,看過步校編印的「40榴彈槍」準則(砲長知道我的武器直徑小於他60砲2公分時,應該很爽);M2-4.2排長也貼上M79的清楚相片,讓我知道「無緣的」長相。真是肛溫阿!
這就是我從來沒見過的「編制武器」M79 40公釐榴彈槍。感謝M2-4.2排長提供相片。
於是想起當年看到的一句話:「有什麼打什麼,打什麼有什麼」。說到這句繞口令的由來,要從我國民革命軍自黃埔建軍以來的艱苦奮鬥說起,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下來了。
想我國軍建軍80幾年來,武器裝備一直是七拼八湊,新的買不到,舊的不能丟,因陋就簡、勤儉建軍。有錢人家是先規劃設想下一場戰爭要怎麼打,然後研發戰術,再依照戰術的需要,去研發、製造新的武器裝備,這叫做「打什麼有什麼」;我們是先看手邊有什麼可用,再去想仗要怎麼打,所以是「有什麼打什麼」。瞭解嗎?當然不瞭解,當年我也是想了很久才參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