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向所有士官隊畢業的軍友致敬,你們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

                      

                           士官隊學生英姿。(來源:青岐老兵部落格)

近日報載國軍士官培養制度,將有大規模的改變,原有各部隊自選自訓的士官隊將不再存在。相信每一個曾在士官隊受訓的阿兵哥,看到這個新聞,心中都會想起在士官隊那段痛不欲生的日子。然而每一個士官隊的畢業生,也是一輩子以曾經熬過士官隊的訓練為榮。

民國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初,陸軍基層部隊中的老士官逐漸退伍,在役的也多數升到上士或士官長階級,連隊中的正副班、組長缺員嚴重。依照當時人事法規,士兵晉升士官是營長的職權,只要營級發布人令即可,並未統一要求晉升士官所需的訓練或學經歷。因此各單位各行其是,自行從義務役阿兵哥中選升下士,然而標準不一、素質參差,以致弊病叢生。而各兵科學校士官班隊所能培養的士官,數量又遠不能滿足部隊需要。因此當時的陸軍總司令于豪章通令,以各師級部隊為單位(軍及軍團也有幹訓班,本文為各師士官隊),成立士官隊,選訓優秀義務役士兵,受訓3至4個月,結訓授予下士階級,以培養需求量最大的步兵科士官,至於其他兵科士官則仍以軍以上單位及兵科學校訓練為主。

當時各師(獨立旅)的士官隊(正式名稱應是XX師幹部訓練班士官隊)有的是任務編組,各級幹部由師屬各單位支援;有的是指定某一建制連隊擔任。大多以該師的代號為名,如206師的威武士官隊、117師的海鵬士官隊;也有以駐地為名,如空特部的涼山士官隊等。比較特殊的是民國60年代的成功嶺104師士官隊,因為負責大專學生集訓,不是稱〔成功士官隊〕而是〔大專集訓班榮譽士官隊〕(此一稱號可能在民國66年取消),當時每梯受訓的大專學生多達上萬人,各連班長必須滿編,所以士官隊規模也超大,有一個大隊〔一個營〕下轄5個中隊〔5個連〕。(感謝網友1076班長提供資訊)

民61南竿士官隊嚴家淦-3.jpg

民61南竿士官隊-2.jpg

民國61年副總統嚴家淦巡視馬祖南竿幹訓班士官隊。(國史館)

 

士官隊學生選訓的標準,各師大同小異。一般是高中職及以上學歷(服役三年的一特兵可放寬為國中)、結訓後役期在一年以上,經連隊主官薦送者;以志願為原則,但實際上大多是連長選派。

師部依據所屬各單位3至6個月後的士官退補員額,排定各單位每期應送訓人數。每一期士官隊約為一個步兵連的人數,分為三或四個區隊(排),每一區隊四個分隊(班)。進訓的方式各師作法不一,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全期100多人同時進訓、同時結訓。優點是行政作業簡化,而且連隊累積三個月到部的新兵,有較多的時間觀察與較多的選擇,以挑選合適送訓的人員;進訓後各區隊課程進度相同,管教方便。缺點是容易造成基層連隊士官大退大補、青黃不接。第二種是全期分為幾個梯次,大約每月進訓一個區隊,每月也有一個區隊結訓歸建。二者優缺點正好相反。但是分梯次進訓,還可以磨練前梯學長對後梯學弟的領導統御技巧(學長制),所以同時在訓的三個區隊,會有大學長、中學長、小學弟的稱呼。

想要在13週或14週中,訓練出一個合格的步兵士官,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要學的東西太多:個人體能戰技、單兵伍班排基本教練與戰術、編制武器裝備操作(兵器連送訓學生學81砲、42砲及無後座力砲)、領導統御技巧等等。所以不但課程緊湊,清晨起床到熄燈就寢都在操課,而且為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達到要求,打罵體罰在士官隊是正常的事,目的就是要將學生的身心推到極限,達到最快、最多的訓練成果。此外,當年的士官隊之所以訓練嚴苛,是因為早期陸軍基層軍士官大多有作戰經驗,因此教導士官隊學生時,以戰場實況,從嚴從難。只是越到後期,嚴格訓練的目的與意義逐漸失傳,訓練的觀念扭曲成士官隊就是要兇、要操,於是亂操、亂整、亂體罰,學生被強迫吞下課程內容,卻不知其所以然。

士官是部隊的骨幹,各師士官隊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師長的子弟兵,因此師長大多極為重視士官隊,親自主持期末驗收與結訓,還會逐一點名。比較兇悍的師長,如果看到結訓學生的口令、動作沒有達到要求,當場發飆罵人,甚至下令延訓也是常有的事。曾經聽過一個成功嶺士官隊畢業的班長說過,民國65年第9期學生結訓,師長驗收刺槍術,才看了一個部隊散開的動作,師長就摔名冊走人,全期有三分之一學生延訓四週。可以想見那四週這些學生的悲慘日子。

相對於各師自訓士官隊學生的痛苦,各兵科學校士官班隊的校訓士官訓練,簡直有天堂地獄之別,但是下了部隊,平平都是掛下士,高下立分。所以有些部隊會要求校訓士官到部後,到新兵隊或是幹訓班複訓後,才能掛階。

士官隊讓新兵聞之色變,除了少數例外,大概沒有人是志願進士官隊。新訓師士官隊最大的誘因是可以留在中心,不用抽籤過外島,中心的操課與休假,相對於野戰部隊也比較正常。下部隊後,進士官隊大部分都是連長選派的,只見過兩個人志願,一個是我同梯新兵銜接訓練的第一名,體能戰技樣樣都棒,人也聰明,可惜只有國小畢業,師部不准;另一個是三年一特兵,因為人擺爛,在連上吃不開,下部隊已經一年,才志願送訓,希望結訓後升下士,日子可以好過些。至於被選中,而以各種理由推拖,希望不要去的,我見過最誇張的例子,是一個體格儀表都相當出色的新兵,從到部當天就被看上是個送士官隊的好料,竟然在開訓的前一天晚上,在據點附近滾下山坡摔斷腳,也不知道是意外還是意內。

因為擔任營參一,全營每期士官隊的送訓人員,幾乎都是由我帶隊過海到西莒,前往幹訓班報到。記得第一次帶領營裡的受訓人員報到時,自己也是個二兵菜鳥,送訓的大多是自己同梯與前後梯的弟兄,人人臉色慘然,營長的行前訓勉,顯然沒有任何鼓舞士氣的效果。坐船過海到西莒,再沿著登山步道走向幹訓班,一路上氣氛低迷。我在前面默默的帶路,身後20多人背著塞滿受訓裝備的大背包,吃力而安靜的走著。

 

西莒青蕃港經山海一家往師部的登山步道,27年後再到西莒時,已經整修的很漂亮了。

快到時,我讓大家停下來休息喘口氣,再一個短上坡,就要到幹訓班了。當時心情很糟,好像出賣同梯弟兄,親手推他們進火坑的感覺,也想到如果沒有接營參一,自己大概也是被送訓的一員。想要對弟兄們說幾句話,既沒有那個資格,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因為自己還是菜鳥,搞不清楚師部附近地理環境,領著人從小路走,從幹訓班的側門進入,直接到了集合場,讓等在大門口的士官隊分隊長們大吃一驚。

 

                        幹訓班側門的階梯,上去就是集合場。

原來士官隊迎接學生的第一道菜,就是從大門口到集合場,揹著黃埔大背包伏進、蛙跳、左去右回等等,總要玩個一、二十分鐘,才能走完這段不到50公尺的路。我誤打誤撞,讓弟兄們免了前菜。

 

2007年的幹訓班大門,以前是一片光禿禿的黃土地中間一條車轍道。

沒吃冷盤,大菜卻免不了。集合場上,送訓人員一字排開,3秒鐘倒空大背包,分隊長拿著應攜帶裝備的清冊,逐項檢查學生是否符合規定。這裡分隊長能玩的花樣更多,交互蹲跳、伏地挺身只是暖身而已。集合場面積有限,三、四十人攤開裝備就佔滿了,所以晚到的單位進不來,在大門到集合場之間的路上來回折磨;更晚到的,還等在大門崗哨外,還沒進大門分隊長就開始玩起來了。

我在旁邊實在看不下去,卻不能走,因為要等裝備檢查完畢,抄回分隊長所登記的本營送訓人員缺漏裝備清單,才能離開。心中百味雜陳,不知道同梯們這三個月要怎麼過,也不知道如果自己也在其中,能不能撐得下去。

 

之後直到退伍前,每一期士官隊學生報到,大多是由我帶隊去的,只是其他的都已不復記憶,只有第一次的印象最為深刻、震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猛沃營參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